农杆菌介导NPR1基因对百合遗传转化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进展 | 第12-28页 |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方法 | 第12-18页 |
·NPR1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百合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21-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8页 |
·材料 | 第28-30页 |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菌株 | 第28页 |
·分子生物学及生化试剂 | 第28-29页 |
·培养基 | 第29页 |
·组织培养条件 | 第29页 |
·PCR 检测材料 | 第29-30页 |
·方法 | 第30-38页 |
·百合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0-33页 |
·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33-34页 |
·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34-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5页 |
·百合直接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百合鳞片芽分化诱导培养基的优化 | 第38-39页 |
·试管苗的生根比较 | 第39页 |
·百合愈伤组织经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9-43页 |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39-41页 |
·体细胞胚的形成 | 第41-43页 |
·体细胞胚的萌发 | 第43页 |
·驯化与移栽 | 第43页 |
·百合体细胞胚形成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 第43-45页 |
·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45-46页 |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 | 第45页 |
·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45-46页 |
·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46-53页 |
·抗生素选择压力的确定 | 第46-47页 |
·抗生素抑菌浓度的确定 | 第47-48页 |
·影响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 第48-53页 |
·转化植株的PCR 检测 | 第53-55页 |
4 讨论 | 第55-59页 |
·百合愈伤组织经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的影响因素 | 第55-57页 |
·外植体类型的影响 | 第55页 |
·激素的影响 | 第55-56页 |
·光的影响 | 第56页 |
·褐化问题 | 第56页 |
·体胚的萌发问题 | 第56-57页 |
·影响百合遗传转化的因素 | 第57-58页 |
·抗生素敏感实验 | 第57页 |
·酚类物质的添加 | 第57页 |
·假转化体问题 | 第57-58页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58-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