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座椅悬架电磁作动器及其电子控制单元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主动悬架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磁力隔振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电磁作动器在主动座椅悬架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电磁作动器的研制及特性试验研究 | 第14-28页 |
| ·电磁作动器结构设计 | 第14-15页 |
| ·电磁作动器仿真研究 | 第15-22页 |
| ·ANSYS简介 | 第15-16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16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6-22页 |
| ·磁力线分布规律 | 第16-18页 |
| ·主要参数对电磁力的影响 | 第18-22页 |
| ·电磁作动器的研制 | 第22-24页 |
| ·电磁作动器特性试验研究 | 第24-28页 |
| ·电磁作动器静态特性试验 | 第24-26页 |
| ·电磁作动器单频激振试验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电子控制单元硬件系统研制 | 第28-42页 |
| ·硬件系统整体规划 | 第28-29页 |
| ·电力变换器设计 | 第29-32页 |
| ·BOOST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 ·BOOST电路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30-32页 |
| ·储能电感 | 第30-31页 |
| ·输出滤波电容 | 第31-32页 |
| ·功率开关管 | 第32页 |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32-39页 |
| ·DSPIC30F2010芯片简介 | 第32-33页 |
| ·开关电源设计 | 第33-34页 |
| ·信号采集处理单元设计 | 第34-36页 |
| ·垂直加速度信号采集处理电路 | 第34-35页 |
| ·线圈电流信号采集处理电路 | 第35页 |
| ·输入电压信号采集处理电路 | 第35-36页 |
| ·输出电压信号采集处理电路 | 第36页 |
|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第36-38页 |
| ·人机对话接口设计 | 第38-39页 |
| ·电源 | 第39页 |
| ·电路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电子控制单元软件系统开发 | 第42-51页 |
| ·软件开发语言简介 | 第42页 |
| ·MPLAB IDE及MPLAB C30 | 第42页 |
|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第42-50页 |
| ·主程序结构 | 第42-43页 |
| ·A/D转换子程序设计 | 第43-45页 |
| ·数字PI控制子程序设计 | 第45-48页 |
| ·数字PI控制算法介绍 | 第45-47页 |
| ·控制算法设计 | 第47-48页 |
| ·IGBT驱动子程序设计 | 第48-50页 |
| ·软件抗干扰分析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60页 |
| ·试验目的 | 第51-52页 |
| ·试验设备及仪器简介 | 第52页 |
| ·试验过程介绍 | 第52-53页 |
| ·电子控制单元性能测试 | 第52-53页 |
| ·单频激振试验方案 | 第53页 |
| ·单频激振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 ·后续研究建议及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附录一 电路原理图 | 第64-65页 |
| 附录二 控制程序源代码 | 第65-70页 |
| 附录三 电磁作动器试验装置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