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概述 | 第8页 |
·用电现场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用电现场系统通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光纤通信 | 第9页 |
·无线扩频通信 | 第9页 |
·电话线通信 | 第9-10页 |
·电力线载波通信 | 第10-11页 |
·GSM网络通信 | 第11页 |
·用电现场系统终端单元硬件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用电现场系统终端单元软件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用电现场系统终端单元功能现状 | 第12-13页 |
·用电现场系统尚需解决的问题 | 第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GPRS通信技术 | 第14-24页 |
·GPRS通信技术综述 | 第14页 |
·GPRS通信技术产生背景 | 第14-15页 |
·GPRS通信技术简析 | 第15-24页 |
·GSM系统结构 | 第15-17页 |
·GPRS网络结构 | 第17-20页 |
·GPRS协议栈结构 | 第20-21页 |
·GPRS传输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基于GPRS的通信系统模型 | 第24-30页 |
·GPRS结合光纤的虚拟网模式 | 第24-26页 |
·GPRS结合公网的模式 | 第26-27页 |
·基于GPRS的用电现场系统组网方式 | 第27-30页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28页 |
·RS—485 | 第28页 |
·645规约 | 第28-29页 |
·IEC-870-5-101规约 | 第29页 |
·Socket连接 | 第29页 |
·TCP/IP协议模型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GPRS的远程用电现场系统终端单元的设计 | 第30-32页 |
·用电现场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0-32页 |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30页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30-31页 |
·终端单元的功能设计 | 第31页 |
·终端单元的硬件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第五章 终端单元的硬件结构 | 第32-44页 |
·主CPU系统 | 第32-41页 |
·μPSD3234芯片介绍 | 第32-33页 |
·GPRS通信模块 | 第33-35页 |
·外扩数据存储部分 | 第35-36页 |
·与掌抄进行红外通信部分 | 第36-37页 |
·与多功能电能表的接口部分 | 第37-38页 |
·油温采集部分 | 第38页 |
·遥信开关量采集 | 第38-39页 |
·遥控接口部分 | 第39-41页 |
·次CPU系统与主CPU系统的接口 | 第41页 |
·整个终端的电源提供部分 | 第41页 |
·次CPU系统 | 第41-44页 |
·P89C51RD2的结构和性能 | 第42页 |
·ADE7758多功能电能测量芯片 | 第42-43页 |
·电流互感器(CT,Current Transformer) | 第43页 |
·电压互感器(PT) | 第43页 |
·看门狗电路 | 第43页 |
·RS-232接口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终端单元的软件设计 | 第44-54页 |
·终端的主程序流程图 | 第44-50页 |
·系统初始化与自检测 | 第45页 |
·连接GPRS通讯服务器 | 第45-46页 |
·心路检测 | 第46页 |
·处理Socket通讯 | 第46页 |
·刷新系统时钟并采集油温 | 第46-47页 |
·与多功能电能表通讯 | 第47页 |
·相关数据的处理 | 第47-49页 |
·掌抄红外线通讯 | 第49页 |
·在线升级 | 第49-50页 |
·次CPU系统的相关软件设计 | 第50-54页 |
·ADE7758标定的软件设计 | 第50-54页 |
·次CPU程序部分 | 第50-52页 |
·微机应用程序部分 | 第52-54页 |
第七章 终端单元的调试和性能测试 | 第54-56页 |
·终端性能和功能测试 | 第54页 |
·现场运行出现的问题及补救措施 | 第54-56页 |
·问题 | 第54-55页 |
·补救措施 | 第55-5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页 |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