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来陕西工业化演进路径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和主要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2章 工业化及其理论综述 | 第15-19页 |
·工业化内涵界定 | 第15-16页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6-18页 |
·工业化实现路径探讨 | 第16-17页 |
·陕西省工业化发展研究 | 第17-18页 |
·工业化程度衡量 | 第18-19页 |
第3章 1949年之前陕西工业化演进路径 | 第19-37页 |
·工业化阶段划分 | 第19-29页 |
·清末民初工业化尝试 | 第19-22页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工业化发展 | 第22-27页 |
·陕甘宁边区工业化建设 | 第27-29页 |
·工业化各阶段的特征 | 第29-33页 |
·清末民初时期 | 第29-30页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第30-32页 |
·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 | 第32-33页 |
·近代工业发展在陕西工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 第33页 |
·1949年之前陕西工业化演进路径分析 | 第33-35页 |
·工业化动力机制 | 第33-34页 |
·工业化演进路径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1949年以来陕西工业化演进路径 | 第37-55页 |
·工业化阶段划分 | 第37-41页 |
·传统工业化发展阶段 | 第37-40页 |
·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阶段 | 第40-41页 |
·工业化各阶段的特征 | 第41-50页 |
·传统工业化发展阶段 | 第41-45页 |
·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阶段 | 第45-50页 |
·1949年以来工业化演进路径分析 | 第50-52页 |
·动力机制逐步转变 | 第50-51页 |
·演进路径转变分析 | 第51-52页 |
·1949年前后工业化演进路径之比较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5页 |
第5章 历史经验及重要启示 | 第55-61页 |
·历史经验 | 第55-57页 |
·经济发展不能"跨越",不能"冒进" | 第55-56页 |
·工业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和平环境为后盾 | 第56-57页 |
·重要启示 | 第57-61页 |
·工业化中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问题 | 第57页 |
·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57-58页 |
·市场与政府在工业化中定位问题 | 第58-61页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1-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尚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