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生态学和昆虫地理学论文

汉江上游地区小稻蝗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7页
   ·小稻蝗概述第10-11页
     ·小稻蝗的生物学特征第10页
     ·小稻蝗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谱系地理学第11-15页
     ·谱系地理学的概念第11-12页
     ·谱系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12-13页
     ·谱系地理学分析方法第13-14页
     ·线粒体基因用于谱系地理学研究的特点第14-15页
     ·核基因用于谱系地理学研究的特点第15页
   ·汉江上游地理概况第15-16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7-23页
   ·标本信息第17-18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18-19页
     ·实验仪器第18-19页
     ·实验试剂第19页
   ·总DNA提取第19-21页
     ·试剂第20页
     ·操作步骤第20页
     ·总DNA的检测第20-21页
   ·PCR扩增第21-22页
     ·基因和引物的选择第21页
     ·PCR扩增体系第21页
     ·PCR产物的测序第21-22页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第22-23页
     ·序列编辑和比对第22页
     ·序列组成分析第22页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22页
     ·谱系发育分析第22-23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23-30页
   ·总DNA提取、PCR扩增与测序第23-24页
     ·总DNA提取结果第23页
     ·PCR扩增与测序结果第23-24页
   ·序列组成分析第24-25页
     ·碱基组成第24页
     ·单倍型及单倍型分布第24-25页
     ·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第25页
     ·中性检验第25页
   ·小稻蝗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第25-26页
     ·种群间的Dxy值第25-26页
     ·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值和基因流Nm值第26页
     ·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第26页
   ·小稻蝗系统发育分析第26-28页
   ·小稻蝗单倍型网络图分析第28-30页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第30-36页
   ·小稻蝗种群遗传变异分析第30-32页
     ·小稻蝗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0页
     ·小稻蝗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第30-32页
   ·小稻蝗系统发育分析第32页
   ·小稻蝗单倍型网络图分析第32页
   ·小稻蝗在演化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第32-36页
第五章 总结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附录第42-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视蛋白基因对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昼夜节律的调节
下一篇:蝗总科部分种类COⅡ和18SrDNA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