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PMSM伺服系统半物理仿真体系 | 第14-20页 |
·PMSM伺服系统半物理仿真体系 | 第14-16页 |
·PMSM伺服系统半物理仿真用户界面(UI)的设计 | 第16-17页 |
·信号转换器的设计 | 第17-18页 |
·PMSM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20-32页 |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矢量控制 | 第22-24页 |
·矢量控制的思路与实现 | 第24-25页 |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实现 | 第25-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PMSM伺服系统半物理仿真环境的设计 | 第32-43页 |
·PMSM模型参数与C#(UI)中参数的数据通信的实现 | 第32-33页 |
·PC机USB2.0的HID设备通信的实现 | 第33-41页 |
·PMSM伺服系统控制信号监测的实现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半物理仿真系统中信号转换器的实现 | 第43-64页 |
·信号转换器的硬件总体设计 | 第43-45页 |
·信号转换器的主要模块设计 | 第45-48页 |
·其它功能模块 | 第48-50页 |
·软件实现 | 第50-62页 |
·硬件抗干扰性的设计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的软件实现 | 第64-78页 |
·系统软件的整体结构框架及其说明 | 第64-65页 |
·系统程序及其流程图 | 第6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