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行业协会惩戒权的理论分析 | 第13-24页 |
第一节 行业协会自治权理论阐释 | 第13-20页 |
一、行业协会自治权的内涵 | 第13-17页 |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的界限 | 第17页 |
三、行业协会惩戒权的性质和界限 | 第17-20页 |
第二节 行业协会自治中的他治困境 | 第20-21页 |
一、自治与他治理论简介 | 第20页 |
二、行业协会自治中的他治困境 | 第20-21页 |
第三节 社会法与国家法、公法与私法的融合 | 第21-24页 |
一、社会法和国家法的融合 | 第21-22页 |
二、公法与私法的相互融合 | 第22-23页 |
三、社会法与国家法、公法与私法的相互融合的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我国行业协会惩戒权的现实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一节 我国行业协会的两种发展路径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行业协会惩戒事项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我国行业协会惩戒权的行政法律规制现状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法律、法规授权的惩戒权的行政法律规制 | 第27-35页 |
第一节 法律、法规授权的惩戒权的性质 | 第27-29页 |
第二节 行业协会行使法律、法规授权的惩戒权的问题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惩戒权的行政法律规制 | 第30-35页 |
一、行政立法规制 | 第30-31页 |
二、行政执法规制 | 第31-33页 |
三、对法律、法规授权的惩戒权不服的救济 | 第33-35页 |
第四章 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惩戒权的行政法律规制 | 第35-53页 |
第一节 社会行政背景下的行业协会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行政主体理论简介 | 第36-39页 |
一、我国的行政主体“授权理论” | 第36页 |
二、国外行政主体理论简介 | 第36-37页 |
三、我国行政主体“授权理论”的缺陷 | 第37-38页 |
四、我国应当重新定位行政主体理论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惩戒权的行业协会的行政主体资格 | 第39-43页 |
一、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惩戒权的行业协会的行政主体资格确立 | 第39-42页 |
二、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成为行政诉讼被告可能引发的问题 | 第42-43页 |
第四节 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的行政主体资格的判断标准 | 第43-46页 |
一、国外的做法 | 第43-46页 |
二、我国判断标准的设定 | 第46页 |
第五节 对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惩戒权的行政法律规制 | 第46-51页 |
一、行政立法中的规制 | 第46-47页 |
二、行政执法中的规制 | 第47-48页 |
三、行政诉讼中的规制 | 第48-51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行业协会内部事项惩戒权的行政法律规制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