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允诺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问题的起源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 第9-11页 |
第一章 行政允诺的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行政允诺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4页 |
一、行政允诺概念的历史渊源 | 第11页 |
二、行政允诺的现有定义 | 第11-12页 |
三、行政允诺概念的重构 | 第12-14页 |
第二节 行政允诺的性质研究 | 第14-18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对行政允诺的定性 | 第14页 |
二、我国对行政允诺的定性 | 第14-15页 |
三、本文的观点 | 第15-18页 |
第三节 行政允诺的分类探讨 | 第18-19页 |
一、根据行政允诺内容不同分类 | 第18-19页 |
二、根据行政允诺针对的对象不同分类 | 第19页 |
三、根据内容是否严格按照职权规定的不同分类 | 第19页 |
第四节 行政允诺的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 | 第19-22页 |
一、行政允诺的构成要件 | 第19-21页 |
二、行政允诺的适用范围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中国现行行政允诺制度透析 | 第22-29页 |
第一节 行政允诺制度现状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行政允诺制度的现实缺陷 | 第23-27页 |
一、行政允诺的法律依据不足 | 第23页 |
二、行政允诺规范化不够 | 第23-24页 |
三、行政允诺在程序上尚待完善 | 第24-26页 |
四、行政允诺兑现难问题突出 | 第26页 |
五、行政允诺救济力度小 | 第26-27页 |
第三节 行政允诺效用有限性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一、深厚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 第27页 |
二、法律保障的缺失 | 第27-28页 |
三、行政机关及行政官员的不合理偏好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行政允诺制度的制度保障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完善行政允诺法律规范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行政允诺的程序制约 | 第30-33页 |
一、行政允诺的程序步骤 | 第30-31页 |
二、行政允诺的程序制度 | 第31-33页 |
第三节 行政允诺监督制度 | 第33-35页 |
一、实行行政允诺上级审查制度 | 第34页 |
二、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 | 第34页 |
三、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行政允诺的救济制度 | 第35-43页 |
第一节 行政允诺救济的原则依据 | 第35-36页 |
一、行政合理性原则 | 第35-36页 |
二、信赖保护原则 | 第36页 |
第二节 行政允诺的诉讼救济 | 第36-41页 |
一、行政允诺案件的性质 | 第36-38页 |
二、行政允诺案件的审理对象 | 第38-39页 |
三、行政允诺司法审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39-40页 |
四、行政允诺诉讼中调解的适用 | 第40-41页 |
第三节 行政允诺的其他救济方式 | 第41-43页 |
一、行政复议 | 第41-42页 |
二、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