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一百年与一分钟:银幕法典“最后一分钟营救”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最后一分钟营救”以及生成语境 | 第9-19页 |
一、格里菲斯与“最后一分钟营救” | 第9-13页 |
二、从狄更斯到格里菲斯 | 第13-15页 |
三、从默片时代到有声片时代 | 第15-19页 |
1、有声片的出现 | 第15-16页 |
2、声音的出现对蒙太奇的影响 | 第16-17页 |
3、有声片的出现对“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影响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叙事机制 | 第19-28页 |
一、时间叙事 | 第19-21页 |
1、顺序 | 第20-21页 |
2、同时性 | 第21页 |
二、因果叙事 | 第21-23页 |
三、多视点叙事 | 第23-25页 |
四、心理学依据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叙事功能 | 第28-39页 |
一、经典叙事中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 第28-32页 |
1、经典叙述原则 | 第28-30页 |
2、剧作功能 | 第30-32页 |
二、“最后一分钟营救”与类型电影 | 第32-35页 |
三、“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特殊范例 | 第35-39页 |
1、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另类书写《罗拉快跑》 | 第35-37页 |
2、反用经典—《双旗镇刀客》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