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部分 医疗事故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及价值取向 | 第9-17页 |
一、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的界限 | 第9-11页 |
(一) 医疗事故的概念和构成 | 第9-10页 |
(二) 医疗差错的概念和分类 | 第10页 |
(三) 医疗事故与医疗差错的区别 | 第10-11页 |
二、中外医疗事故之立法简介 | 第11-14页 |
(一)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有关医疗事故之立法简介 | 第11-12页 |
(二) 我国有关医疗事故之立法沿革 | 第12-14页 |
三、医疗事故刑事立法之价值取向 | 第14-17页 |
(一) 医疗事故之刑事应罚性 | 第14页 |
(二) 医疗事故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及意义 | 第14-16页 |
(三) 刑法介入医疗事故的适度性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 第17-37页 |
一、医疗事故罪的客体 | 第17-20页 |
(一) 医疗事故罪客体之理论争鸣 | 第17页 |
(二) 医疗事故罪客体之研析 | 第17-20页 |
二、医疗事故罪的客观方面 | 第20-26页 |
(一) 必须发生在医疗活动中 | 第20-21页 |
(二) 必须有“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 | 第21-22页 |
(三) 必须发生就诊人死亡或身体健康严重受损的危害结果 | 第22-25页 |
(四) 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第25-26页 |
三、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 第26-31页 |
(一) 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医务人员 | 第26-28页 |
(二) 其他非卫生技术人员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 第28-29页 |
(三) 医疗机构不能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 第29-31页 |
四、医疗事故罪的主观方面 | 第31-37页 |
(一) 医务人员的注意能力 | 第31-32页 |
(二) 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 | 第32-35页 |
(三) 允许的危险理论和信赖原则在医疗事故罪中的适用 | 第35-37页 |
第三部分 医疗事故罪的立法完善 | 第37-44页 |
一、关于罪名的完善 | 第37-38页 |
二、关于罪状的完善 | 第38-39页 |
三、关于法定刑的完善 | 第39-41页 |
四、建议增设拒不救助危重患者罪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