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1 选题价值和研究现状 | 第6页 |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6-7页 |
| 第1章 印象派绘画的形成 | 第7-11页 |
| ·印象派绘画形成的背景条件 | 第7-8页 |
| ·印象派绘画的形成——西方艺术发展的转折点——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 | 第8-11页 |
| 第2章 印象派绘画在中日两国的不同传播经历 | 第11-27页 |
| ·19世纪晚期印象派绘画传入日本并迅速成为日本绘画的主流 | 第11-15页 |
| ·20世纪初期印象派绘画来到中国一波三折的发展状况 | 第15-27页 |
| 第3章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对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以及种种客观因素拉大了中日两国接纳印象派绘画的时间距离 | 第27-34页 |
| ·本土文化的回归效应——日本人眼中的印象派绘画 | 第27-29页 |
| ·中日两国国民心态的不同和文化传统的差距导致接受印象派绘画的方式不同 | 第29-33页 |
| ·黑田清辉与徐悲鸿——两国不同的社会背景,促成对印象派绘画的全然不同的态度 | 第33-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参考资料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