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一、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9-11页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沙尘暴问题概述 | 第13-19页 |
第一节 沙尘暴肆虐的现状 | 第13-15页 |
一、沙尘暴的概念 | 第13页 |
二、沙尘暴肆虐的现状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沙尘暴的主要危害 | 第15-17页 |
一、沙尘暴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 第15-16页 |
二、沙尘暴对社会环境的危害 | 第16页 |
三、沙尘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沙尘暴与土地荒漠化的联系 | 第17-19页 |
一、荒漠化概述 | 第17-18页 |
二、沙尘暴与土地荒漠化的联系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防治沙尘暴的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第19-26页 |
第一节 沙尘暴的成因 | 第19-21页 |
一、自然因素 | 第19-20页 |
二、人为因素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沙尘暴来源及影响的全球性 | 第21-23页 |
一、沙尘暴来源的全球性 | 第21-22页 |
二、沙尘暴影响的全球性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各国国情及发展水平不同要求国际合作 | 第23-24页 |
一、各国国情及发展水平不同 | 第23页 |
二、中国解决沙尘暴问题的能力不足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国际合作是防治沙尘暴的必然趋势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防治沙尘暴国际合作的国际法依据 | 第26-32页 |
第一节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 第26-27页 |
一、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概述 | 第26页 |
二、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对解决沙尘暴问题的指导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第27-28页 |
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概述 | 第27页 |
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解决沙尘暴问题的指导意义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国际法中关于预防跨界损害的规定 | 第28-29页 |
一、国际法中关于预防跨界损害的规定 | 第28页 |
二、预防跨界损害对解决沙尘暴问题的指导意义 | 第28-29页 |
第四节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 第29-32页 |
一、《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概述 | 第29-30页 |
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对国际合作的规定 | 第30-31页 |
三、对《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适用现状及不足之处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我国防治沙尘暴的国际合作 | 第32-43页 |
第一节 沙尘暴的防治对策 | 第32-33页 |
一、技术层面上的防治对策 | 第32页 |
二、法律层面上的防治对策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我国为防治沙尘暴所做出的努力及仍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一、我国为防治沙尘暴所做出的努力 | 第33-34页 |
二、存在问题及应对建议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我国应充分利用现有国际法规定开展国际合作 | 第35-38页 |
一、已经开展的合作 | 第35-37页 |
二、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对我国继续开展防治沙尘暴国际合作的法律建议 | 第38-43页 |
一、我国对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法律主张 | 第38页 |
二、对我国今后开展防治沙尘暴国际合作的建议 | 第38-40页 |
三、积极推动制定更完善的乃至专门针对沙尘暴的国际公约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