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和逻辑线路 | 第14-15页 |
第2章 工程政策体系与协同基本原理概述 | 第15-24页 |
·工程政策体系概述 | 第15-20页 |
·工程政策体系概念 | 第15-18页 |
·工程政策体系的特点和作用 | 第18-19页 |
·工程政策体系演进 | 第19-20页 |
·协同的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协同基本原理引入工程政策体系研究的可行性 | 第21-24页 |
第3章 协同视域下我国工程政策体系中的问题分析 | 第24-32页 |
·单项工程政策的运行过程不畅 | 第24-27页 |
·工程政策制定不完善 | 第24-25页 |
·工程政策执行不理想 | 第25页 |
·工程政策反馈不及时 | 第25-26页 |
·工程政策优化不到位 | 第26-27页 |
·工程政策体系的协同效应不灵 | 第27-29页 |
·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 第27页 |
·条块分割,以邻为壑 | 第27页 |
·协而不同,合力难现 | 第27-29页 |
·工程政策体系与社会环境不协调 | 第29-32页 |
·我国工程政策体系的人文关怀有些缺失 | 第29页 |
·我国工程政策体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不够 | 第29-30页 |
·工程政策体系没有体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对利益的调整 | 第30-32页 |
第4章 我国工程政策体系的协同机制 | 第32-50页 |
·单项工程政策在运行过程中的协同 | 第32-41页 |
·工程政策制定 | 第33-35页 |
·工程政策执行 | 第35-38页 |
·工程政策反馈 | 第38-40页 |
·工程政策优化 | 第40-41页 |
·各种工程政策在体系内的协同 | 第41-44页 |
·工程政策在体系内协同的前提是确立政策的等级层次 | 第42-43页 |
·工程政策在体系内的协同必须对工程政策进行差异整合 | 第43页 |
·有序的工程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 第43-44页 |
·工程政策体系与社会环境的协同 | 第44-50页 |
·工程政策体系与生态环境的协同 | 第45-46页 |
·工程政策体系与技术环境的协同 | 第46-47页 |
·工程政策体系与经济环境的协同 | 第47页 |
·工程政策体系与人文环境的协同 | 第47-50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工程政策体系的建议 | 第50-55页 |
·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协调 | 第50-51页 |
·完善工程行业协会职能,大力发展工程政策咨询业 | 第51-53页 |
·加强社会监督,实现工程政策与公众的互动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