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培育问题研究--以河南叶县为例
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3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 第9-11页 |
·理论研究 | 第9-10页 |
·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1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3-19页 |
·概念诠释 | 第13-17页 |
·农民素质的内涵 | 第13-15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第15-16页 |
·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 第16-17页 |
·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农民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叶县农民素质分析 | 第19-31页 |
·叶县农民素质现状 | 第19-22页 |
·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 第19-20页 |
·科学技术素质有待提高 | 第20-21页 |
·心理素质弱 | 第21页 |
·经营管理素质差 | 第21页 |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占主导地位 | 第21-22页 |
·身体素质在一些地区仍然不高 | 第22页 |
·农民素质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22-23页 |
·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 | 第22页 |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第22-23页 |
·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深度及科技兴农战略实施的影响 | 第23页 |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3页 |
·农民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 | 第23-31页 |
·农民传统观念与现代化的不适应 | 第23-24页 |
·农民在教育投资不足 | 第24-25页 |
·政府教育经费不足 | 第25页 |
·农村教育比较落后 | 第25-27页 |
·有益文化活动少 | 第27页 |
·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不完善 | 第27页 |
·农村成人技术再教育力量薄弱 | 第27-29页 |
·制度、环境和经济实力的约束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叶县农民素质提高案例 | 第31-35页 |
·产业带动型 | 第31-32页 |
·屈庄村概况 | 第31页 |
·屈庄村发展简况 | 第31页 |
·屈庄村农民技术培训取得显著成效 | 第31-32页 |
·企业带动型 | 第32-33页 |
·张申庄村概况 | 第32-33页 |
·张申庄村发展简况 | 第33页 |
·产业化经营带动型 | 第33-35页 |
·毛庄村概况 | 第33页 |
·毛庄村发展简况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叶县农民素质培育对策和建议 | 第35-40页 |
·农村基础教育 | 第35-36页 |
·坚决实现教育公平 | 第35页 |
·改进农村中小学办学模式 | 第35-36页 |
·完善部分制度 | 第36页 |
·农村职业教育 | 第36-38页 |
·完善农民绿色证书教育 | 第36-37页 |
·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 第37-38页 |
·开展留守农民的再教育 | 第38页 |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 第38-40页 |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 第38-39页 |
·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 | 第39页 |
·抓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 第39-4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0页 |
·研究展望 | 第40-4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