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超声源输出声强检测仪的研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超声物理基础 | 第10-18页 |
| ·超声学名词术语 | 第10-12页 |
| ·一般术语 | 第10-11页 |
| ·医学超声术语 | 第11-12页 |
| ·超声的基本量及物理关系 | 第12-17页 |
| ·声功率 | 第12-13页 |
| ·声强 | 第13-15页 |
| ·声辐射压力 | 第15-17页 |
| ·超声空化及其效应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声强测量方法 | 第18-29页 |
| ·热学法—量热计法 | 第18-20页 |
| ·力学法 | 第20-25页 |
| ·辐射力法 | 第20-21页 |
| ·辐射力天平 | 第21-23页 |
| ·力平衡式超声功率计 | 第23-24页 |
| ·荷重传感器测量声辐射法 | 第24页 |
| ·悬链浮子测量声辐射法 | 第24-25页 |
| ·光学法 | 第25-27页 |
| ·Raman-Nath衍射声光法 | 第25-26页 |
| ·激光干涉测量法 | 第26-27页 |
| ·电学法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系统方案制定 | 第29-33页 |
| ·磁电式力平衡伺服检测系统的设计 | 第29-30页 |
| ·系统设计总要求 | 第30-31页 |
| ·显示输出部分 | 第31-32页 |
| ·有效辐射面积的测量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电路设计 | 第33-43页 |
| ·对信号处理电路的技术指标要求 | 第33页 |
| ·集成运放的选择 | 第33-35页 |
|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 第35-38页 |
| ·减法器 | 第35-36页 |
| ·放大器 | 第36-37页 |
| ·电压跟随器 | 第37-38页 |
| ·显示部分 | 第38-40页 |
| ·硬件和显示模块原理图 | 第40-42页 |
| ·硬件电路图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第43-59页 |
| ·控制软件的功能结构剖析 | 第43-44页 |
| ·串行通信 | 第44-50页 |
| ·RS-232协议标准 | 第44-46页 |
| ·软件实现 | 第46-50页 |
| ·数据库的维护和访问方法 | 第50-56页 |
| ·数据库的选择 | 第50-52页 |
| ·实现方法 | 第52-56页 |
| ·VC与 Word的连接 | 第56-59页 |
| 第六章 医用超声源声强检测仪不确定度评定 | 第59-63页 |
| ·校准方法 | 第59页 |
| ·数学模型和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 | 第59-60页 |
| ·数学模型 | 第59页 |
| ·方差和传播系数 | 第59-60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 | 第60页 |
| ·分析计算分量标准不确定度 | 第60-62页 |
| ·超声功率计的不确定度 | 第60页 |
| ·数字量化效应的不确定度 | 第60页 |
| ·声速变化引起的不确定度 | 第60-61页 |
| ·重复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 | 第61-62页 |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第62页 |
| ·扩展不确定度 | 第62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 第62页 |
| ·最佳校准测量能力 | 第62-6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