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 ·前言 | 第16页 |
| ·杂多化合物及其在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 ·杂多化合物简介 | 第16-17页 |
| ·杂多化合物的结构 | 第17-18页 |
| ·杂多化合物的性质 | 第18-19页 |
| ·杂多化合物在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杂多酸固载化及其在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 ·SiO_2固载杂多酸 | 第20-21页 |
| ·硅基介孔材料固载杂多酸 | 第21-22页 |
| ·活性炭固载杂多酸 | 第22页 |
| ·粘土固载杂多酸 | 第22-23页 |
| ·Al_2O_3固载杂多酸 | 第23页 |
| ·杂多酸修饰ZrO_2固体酸及其在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23-27页 |
| ·ZrO_2固载杂多酸 | 第24-25页 |
| ·杂多钨酸盐修饰ZrO_2固体酸 | 第25-27页 |
| ·四氢呋喃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 ·聚四氢呋喃 | 第27页 |
| ·四氢呋喃聚合反应的催化体系 | 第27-28页 |
| ·杂多酸催化四氢呋喃聚合 | 第28-29页 |
| ·固载杂多化合物催化四氢呋喃聚合 | 第29-30页 |
| ·课题选择及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测试表征 | 第32-36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2页 |
|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 ·ZrO_2载体的制备 | 第32-33页 |
| ·磷钨杂多酸修饰Zr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33页 |
| ·催化剂的测试表征 | 第33-34页 |
| ·N_2物理吸附分析 | 第33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3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页 |
|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33-34页 |
| ·吸附吡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页 |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4页 |
| ·聚合产物分析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ZrO_2气凝胶固载磷钨杂多酸的制备及其催化THF聚合反应性能 | 第36-44页 |
| ·引言 | 第36-37页 |
| ·ZrO_2气凝胶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 | 第37页 |
| ·ZrO_2气凝胶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表征 | 第37-41页 |
| ·催化剂的N_2物理吸附分析 | 第37-38页 |
|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38-39页 |
| ·催化剂的FTIR分析 | 第39-40页 |
| ·催化剂的Py-IR分析 | 第40页 |
| ·催化剂的NH_3-TPD分析 | 第40-41页 |
| ·ZrO_2气凝胶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THF聚合反应性能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杂多钨酸盐修饰ZrO_2气凝胶固体酸的制备及催化THF聚合反应性能 | 第44-52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杂多钨酸盐修饰ZrO_2气凝胶固体酸的制备 | 第44-45页 |
| ·杂多钨酸盐修饰ZrO_2气凝胶固体酸的表征 | 第45-49页 |
| ·催化剂的N_2物理吸附分析 | 第45-46页 |
|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46-47页 |
| ·催化剂的FTIR分析 | 第47-48页 |
| ·催化剂的Py-IR分析 | 第48-49页 |
| ·催化剂的NH_3-TPD分析 | 第49页 |
| ·杂多钨酸盐修饰ZrO_2气凝胶固体酸催化THF聚合反应性能 | 第49-51页 |
| ·固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高温活化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热处理过程中磷钨杂多酸修饰ZrO_2气凝胶固体酸结构及性能的演变 | 第52-60页 |
| ·引言 | 第52-53页 |
| ·磷钨杂多酸修饰ZrO_2气凝胶固体酸的制备 | 第53页 |
| ·热处理过程中磷钨杂多酸修饰ZrO_2气凝胶固体酸结构及酸性质变化 | 第53-57页 |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W物种表面密度 | 第53-54页 |
| ·载体表面W物种的分布状态 | 第54-55页 |
| ·载体表面W物种的演变 | 第55-56页 |
| ·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类型 | 第56页 |
| ·样品表面酸中心的强度与密度 | 第56-57页 |
| ·热处理温度对催化THF聚合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4页 |
| ·论文总结 | 第60-61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61页 |
| ·工作展望 | 第6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