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和创新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内生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 第18-35页 |
·经济增长理论渊源 | 第18-19页 |
·新增长理论的兴起 | 第19-21页 |
·基于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 | 第21-27页 |
·技术溢出效应的内生技术增长模式 | 第21-24页 |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技术增长模式 | 第24-27页 |
·基于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 | 第27-29页 |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 | 第29-32页 |
·已有研究评述 | 第32-35页 |
第3章 内生技术进步、长期经济增长与最优财政政策 | 第35-51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三部门模型框架 | 第36-37页 |
·生产技术 | 第37页 |
·消费者偏好 | 第37页 |
·市场均衡分析 | 第37-42页 |
·基本假设和代理人行为 | 第37-40页 |
·经济均衡解 | 第40-41页 |
·公共政策效应分析 | 第41-42页 |
·社会最优均衡分析 | 第42-43页 |
·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第43-48页 |
·市场均衡解与社会最优均衡解的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政府的最优政策选择 | 第44-45页 |
·垄断力的削弱问题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51页 |
第4章 人力资本、研发与内生经济增长 | 第51-59页 |
·引言 | 第51页 |
·封闭经济模型 | 第51-53页 |
·生产技术 | 第52-53页 |
·消费者偏好 | 第53页 |
·最优平衡增长路径 | 第53-57页 |
·比较静态分析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人力资本、研发、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 | 第59-74页 |
·引言 | 第59-62页 |
·开放经济模型 | 第62-64页 |
·生产技术 | 第62-64页 |
·消费者偏好 | 第64页 |
·市场均衡分析 | 第64-68页 |
·企业行为 | 第64-67页 |
·经济均衡 | 第67-68页 |
·比较静态分析 | 第68-71页 |
·小结 | 第71-74页 |
第6章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研究 | 第74-84页 |
·引言 | 第74页 |
·实证模型的设定 | 第74-76页 |
·数据来源 | 第76-77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77-84页 |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结果 | 第77-80页 |
·以进口为技术外溢渠道的实证结果 | 第80-84页 |
结论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6-97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目录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