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 2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控原理及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 ·城乡结合部概述 | 第21-22页 |
| ·城乡结合部概念 | 第21页 |
| ·城乡结合部功能 | 第21-22页 |
| ·不同发展阶段城乡结合部用地特征 | 第22页 |
|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第22-24页 |
|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内涵 | 第22页 |
|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目标 | 第22-23页 |
|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设计 | 第23-24页 |
| ·土地利用结构模型解算 | 第24页 |
|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调控 | 第24-25页 |
| ·土地利用结构调控原理 | 第24-25页 |
| ·土地利用结构调控措施 | 第25页 |
|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控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 ·区位论 | 第26页 |
| ·系统论 | 第26-27页 |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 3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第29-50页 |
|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概况 | 第29-32页 |
| ·范围界定 | 第29-30页 |
| ·区域概况 | 第30-32页 |
|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现状 | 第32-34页 |
| ·数量特征 | 第32-33页 |
| ·空间分布状况 | 第33-34页 |
| ·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变化分析 | 第34-40页 |
|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 第34-35页 |
| ·土地利用幅度变化分析 | 第35-36页 |
|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第36-38页 |
|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析 | 第38-40页 |
| ·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变化分析 | 第40-47页 |
|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空间分异性分析 | 第41-43页 |
| ·洛伦茨曲线和洛伦茨系数分析 | 第43-47页 |
|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 第47-48页 |
| ·数量变化特征 | 第47-48页 |
| ·空间变化特征 | 第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4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可持续性分析 | 第50-66页 |
| ·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益可持续性分析 | 第50-54页 |
| ·建设用地变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 第50-53页 |
| ·农业用地变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 第53-54页 |
| ·土地利用结构社会效益可持续性分析 | 第54-58页 |
| ·粮食安全 | 第54-56页 |
| ·农民社会保障 | 第56-58页 |
| ·土地利用结构生态效益可持续性分析 | 第58-64页 |
| ·生态功能性用地变化分析 | 第58-60页 |
|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析 | 第60-64页 |
| ·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状况分析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 5 可持续利用目标下柳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第66-76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 第66-67页 |
| ·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构建 | 第67-71页 |
| ·变量设置 | 第67-68页 |
| ·确定目标函数 | 第68-70页 |
| ·构建约束条件 | 第70-71页 |
| ·最优结构求解 | 第71-72页 |
|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结果及可持续性分析 | 第72-74页 |
| ·优化方案的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 ·优化方案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 6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调控对策 | 第76-80页 |
|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要求 | 第76-77页 |
| ·符合柳州市城市发展规划 | 第76-77页 |
| ·合理开发用途与土地利用适宜性相一致 | 第77页 |
| ·适应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 第77页 |
| ·土地利用结构调控对策 | 第77-79页 |
| ·建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第77-78页 |
| ·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规范征地补偿标准 | 第78页 |
| ·扎实推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 第78页 |
| ·加强立法、执法力度,强化土地管理 | 第78-79页 |
| ·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土地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 第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 7 结论和讨论 | 第80-82页 |
| ·基本结论 | 第80-81页 |
| ·讨论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