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偏差分析及其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0-31页 |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界定 | 第20-22页 |
·地方政府的内涵 | 第20-21页 |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内涵 | 第21-22页 |
·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分析 | 第22-24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 | 第24-31页 |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第24-27页 |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委托代理分析 | 第27-31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偏差的深层次剖析 | 第31-44页 |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 | 第31-34页 |
·政府目标的短期行为 | 第31页 |
·主动充当经济主体 | 第31-32页 |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 第32页 |
·反宏观调控行为 | 第32-33页 |
·泛化行政干预 | 第33页 |
·寻租行为 | 第33-34页 |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偏差的形成原因 | 第34-44页 |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 第34-37页 |
·财政体制方面的制度供给失衡 | 第37-39页 |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缺乏体制保障 | 第39-40页 |
·地方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 | 第40-44页 |
第4章 优化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路径选择 | 第44-53页 |
·建立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44-47页 |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激励机制的设计 | 第44-45页 |
·建立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约束机制 | 第45-47页 |
·完善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分权体制 | 第47-50页 |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权与事权 | 第47-48页 |
·精简政府行政组织层级 | 第48-49页 |
·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 | 第49-50页 |
·加快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进程 | 第50-53页 |
·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 第50-51页 |
·积极推进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制度创新 | 第51页 |
·实现制度创新的范式转换 | 第51-52页 |
·构建中央与地方协调的利益格局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