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高墩连续刚构梁桥的动力及稳定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前言 | 第10-15页 |
| ·连续刚构桥发展状况及受力特点 | 第10-12页 |
| ·连续刚构桥的设计特点 | 第12-14页 |
|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15-17页 |
| ·结构动力理论的发展 | 第15-17页 |
| ·桥梁振动分析的意义 | 第17页 |
| ·桥梁结构的稳定特性 | 第17-20页 |
| ·结构稳定理论的发展 | 第17-18页 |
| ·两类稳定问题及求解方法 | 第18-20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 第2章 桥梁结构分析基础理论 | 第23-36页 |
| ·结构自重 | 第23页 |
| ·预应力 | 第23页 |
| ·挂篮重量 | 第23-24页 |
| ·风荷载 | 第24-28页 |
| ·风的特性 | 第24-26页 |
| ·风对结构的作用 | 第26-27页 |
| ·风对桥梁的作用及风致振动 | 第27页 |
| ·桥梁结构的振动 | 第27-28页 |
| ·地震荷载 | 第28-36页 |
| ·桥梁震害的表现形式 | 第28-29页 |
| ·地震荷载计算理论 | 第29-32页 |
| ·规范反应谱 | 第32-33页 |
| ·反应谱组合方法 | 第33-36页 |
| 第3章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36-49页 |
| ·桥梁概况 | 第36-40页 |
| ·6号 T构悬臂状态模态分析 | 第40-44页 |
|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40页 |
| ·计算方法 | 第40-42页 |
| ·结构自振特性计算 | 第42-44页 |
| ·全桥结构模态分析 | 第44-47页 |
|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 ·计算方法 | 第45页 |
| ·结构自振特性计算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4章 桥梁结构风荷载分析 | 第49-55页 |
| ·6号 T构最大悬臂状态分析 | 第49-52页 |
| ·风荷载计算 | 第49-50页 |
| ·地震荷载计算 | 第50-52页 |
| ·计算工况 | 第52-54页 |
| ·边界条件 | 第53页 |
| ·计算结果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5章 桥梁结构稳定分析 | 第55-71页 |
| ·6号T构最大悬臂状态下屈曲分析 | 第55-63页 |
|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55页 |
| ·荷载 | 第55-56页 |
| ·结构稳定计算方法 | 第56-57页 |
| ·结果分析 | 第57-63页 |
| ·全桥结构的屈曲分析 | 第63-70页 |
|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63页 |
| ·荷载 | 第63页 |
| ·结构稳定计算方法 | 第63页 |
| ·结果分析 | 第63-70页 |
| ·小结 | 第70-71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展望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附录I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 附录II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