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及效应 | 第12-29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概况 | 第12-19页 |
·湖南省现行财政管理体制 | 第12-13页 |
·中央对湖南省财政体制 | 第12-13页 |
·湖南省对市州财政体制 | 第13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发展 | 第13-16页 |
·所得税改革以前的转移支付办法 | 第14页 |
·所得税改革以后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 | 第14-15页 |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励和补助办法 | 第15-16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的类型 | 第16-19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效应 | 第19-25页 |
·湖南省各市州财政自给能力的差异 | 第19-22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效应解析 | 第22-25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积极效应 | 第25-29页 |
·有效地缩小了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 第25-26页 |
·保证了基本工资的按时发放和基层政权机关的正常运转 | 第26-27页 |
·消化了历年财政赤字 | 第27页 |
·促进了困难地区的经济发展 | 第27-28页 |
·促进了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 第28页 |
·提高了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9-33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1页 |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范围过宽 | 第29-30页 |
·省对下财政转移支付形式错综复杂 | 第30页 |
·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需不断完善 | 第30-31页 |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容易产生“权力寻租” | 第31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 第31-33页 |
·政府级次较多,各地发展不平衡 | 第31-32页 |
·政府统计体系和公共支出体系不完备 | 第32页 |
·现行的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 | 第33-41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近期目标 | 第33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第33-34页 |
·以中央政策为依据,完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省对下财政管理体制 | 第33-34页 |
·建立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 | 第34页 |
·湖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 | 第34-41页 |
·不断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省与市州财政收入范围 | 第34-35页 |
·进一步明晰省与市州政府间的事权范围,明确划分支出范围 | 第35-36页 |
·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转移支付资金稳定来源机制 | 第36-37页 |
·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办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结构 | 第37页 |
·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与监督评价体系 | 第37-38页 |
·积极进行改革探索,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 第38-40页 |
·集中力量支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强县乡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38-39页 |
·深化各项财政改革,提高各级政府理财水平和管理效率 | 第39页 |
·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 第39-40页 |
·进一步加大对财政转移支付宣传的力度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 个人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