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及其现实向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8页
绪论第8-10页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探源第10-17页
 1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深刻的理论前提——对黑格尔、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性超越第10-13页
 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思想历程第13-17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早期人的本质唯物观思想的萌发第13-14页
   ·《神圣家族》——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发展第14-15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出了最基本规定第15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成熟第15-17页
二、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是人的社会与个体本质统一思想的解读第17-42页
 1 人的本质的普遍性、社会性——人的类(社会)本质第17-28页
   ·马克思对于人的社会性本质理论的原初认识第18-20页
   ·中国对人之本质社会性的阐释第20-21页
   ·对马克思这一人的本质论断的理解误区第21-28页
 2 人的本质的特殊性、个性——人的个体本质第28-36页
   ·马克思对人的个体本质的内在规定性第28-32页
   ·西方哲学史上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主义思想第32-36页
 3 人的类(社会)本质与个体本质(个体性)的辩证统一第36-42页
   ·人的类(社会)本质与个体本质的内在一致性第37-38页
   ·人的类(社会)本质与个体本质发展的历史进程第38-39页
   ·人的类(社会)本质与个体本质的辩证关系第39-42页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个体性转向第42-50页
 1 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第42-43页
 2 人的本质个体性转向的合理性辩护第43-47页
 3 人的本质个体性转向的实用性辩护第47-50页
结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蒸汽供热计量远程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下一篇:结构动力模型修正的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