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DNA的结构与性质 | 第10-12页 |
·DNA的化学组成 | 第10-11页 |
·DNA的结构 | 第11页 |
·DNA的性质 | 第11-12页 |
·与DNA的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 | 第12-13页 |
·金属配合物 | 第12-13页 |
·染料分子 | 第13页 |
·抗生素 | 第13页 |
·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13-14页 |
·DNA与有机小分子的作用模式 | 第13-14页 |
·共价结合 | 第13-14页 |
·剪切作用 | 第14页 |
·长距组装 | 第14页 |
·非共价作用 | 第14页 |
·小分子与 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第14-21页 |
·电化学DNA传感器 | 第15页 |
·DNA电化学检测方法 | 第15-17页 |
·小分子杂交指示剂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DNA杂交指示剂 | 第17页 |
·金属配合物检测 DNA杂交 | 第17-18页 |
·抗生素检测DNA杂交 | 第18-19页 |
·染料分子检测DNA杂交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二(2,3-二氨基吩嗪)合铜配合物的合成及与 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荧光光谱研究 | 第21-34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2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荧光测定 | 第22页 |
·电化学测定 | 第22页 |
·dsDNA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2页 |
·配合物的表征 | 第23-24页 |
·[Cu(DAP)_2]~(2+)与 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 第24-25页 |
·[Cu(DAP)_2]~(2+)与DNA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第25-32页 |
·[Cu(DAP)_2]~(2+)与dsDNA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 第25-27页 |
·结合位点与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27-28页 |
·配合物对ssDNA和dsDNA的识别相互作用 | 第28-29页 |
·[Cu(DAP)_2]~(2+)与dsDNA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核固红与 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研究 | 第34-44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核固红与DNA相互作用 | 第36页 |
·荧光光谱法研究核固红与DNA相互作用 | 第36-37页 |
·电化学方法研究核固红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37-40页 |
·循环伏安法研究核固红与DNA作用 | 第37-39页 |
·离子强度对核固红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39页 |
·核固红与DNA相互作用的线性关系 | 第39-40页 |
·核固红与dsDNA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40-42页 |
·扫速的影响 | 第40-41页 |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红紫素与 DNA的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研究 | 第44-54页 |
·实验部分 | 第4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PT与DNA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 第45页 |
·dsDNA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 第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PT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 第45-46页 |
·伏安法研究PT与dsDNA的相互作用 | 第46-50页 |
·PT与dsDNA的相互作用的循环伏安图 | 第46-47页 |
·pH值对PT与dsDNA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47-48页 |
·扫速对峰电流的影响 | 第48-49页 |
·反应时间对 PT与dsDNA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49页 |
·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PT与dsDNA的相互作用 | 第49-50页 |
·PT在dsDNA在修饰电极表面的伏安研究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相关学位论文题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