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30页 |
| ·恶臭污染概述 | 第11-15页 |
| ·恶臭的性质及分类 | 第11-13页 |
| ·恶臭污染的特点及其危害 | 第13-15页 |
| ·恶臭检测评估技术现状 | 第15-26页 |
| ·恶臭测定方法 | 第15-22页 |
| ·源强的测定方法 | 第22-26页 |
| ·脱臭技术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8-3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 第2章 恶臭测定方法比较性研究 | 第30-45页 |
| ·恶臭测定整体方法对比研究 | 第30-37页 |
| ·理论对比研究 | 第30-32页 |
| ·实验对比研究 | 第32-37页 |
| ·稀释设备性能对比研究 | 第37-41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7-38页 |
| ·实验步骤 | 第38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41页 |
| ·所测参数对比研究 | 第41-42页 |
| ·采样袋性能对比研究 | 第42-43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2页 |
|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页 |
| ·本章小节 | 第43-45页 |
| 第3章 石化企业恶臭污染分析 | 第45-64页 |
| ·独山子炼油厂简介 | 第45页 |
| ·恶臭污染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 ·恶臭污染特点 | 第45-47页 |
| ·恶臭污染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第47页 |
| ·恶臭污染与当地地形的关系 | 第47-48页 |
| ·恶臭污染源排查及类型统计 | 第48-51页 |
| ·恶臭污染成因分析 | 第48-50页 |
| ·炼油厂污染源情况统计 | 第50-51页 |
| ·恶臭污染源检测分析 | 第51-61页 |
| ·恶臭污染源成分分析 | 第51-54页 |
| ·典型恶臭污染物分析 | 第54-55页 |
| ·使用动态嗅觉仪分析恶臭污染源 | 第55-61页 |
| ·厂界恶臭污染分析 | 第61-63页 |
| ·厂界典型恶臭污染物分析 | 第61-62页 |
| ·使用动态嗅觉仪分析厂界恶臭污染 | 第62-63页 |
| ·本章小节 | 第63-64页 |
| 第4章 恶臭污染源强计算及其影响预测研究 | 第64-73页 |
| ·恶臭污染源源强分析 | 第64-68页 |
| ·源强计算方法 | 第64-65页 |
| ·炼油厂恶臭污染源强统计及分析 | 第65-68页 |
| ·炼油厂厂区恶臭污染影响预测研究 | 第68-71页 |
| ·预测模型的选择 | 第68页 |
| ·恶臭物质排放浓度计算 | 第68-70页 |
| ·独山子炼油厂恶臭污染预测研究 | 第70-71页 |
| ·本章小节 | 第71-73页 |
| 第5章 炼油厂恶臭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 第73-89页 |
| ·恶臭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 第73-80页 |
| ·有效治理措施研究 | 第73-78页 |
| ·有效的管理措施研究 | 第78-80页 |
| ·恶臭处理新技术初探 | 第80-87页 |
| ·生物过滤法处理炼油厂恶臭初探 | 第80-83页 |
| ·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炼油厂恶臭初探 | 第83-87页 |
| ·本章小节 | 第87-89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89-91页 |
| ·结论 | 第89-90页 |
| ·不足与建议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 附录 | 第96-104页 |
| 附录1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恶臭浓度程序及结果计算方法 | 第96-102页 |
| 附录2 动态嗅觉仪法测定恶臭浓度程序 | 第102-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5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