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金女性观的生成与女性形象塑造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巴金女性观产生的来源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家庭生活的长期影响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熏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西方女性的精神感召 | 第15-21页 |
第二章 巴金女性观在小说中的体现 | 第21-38页 |
第一节 背负着传统文化烙印的悲剧女性 | 第21-26页 |
一、缺乏自我意识、自我生存价值观,漠视自我价值 | 第22-24页 |
二、无奈等待虚拟拯救者男性的出现,依附男性他者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体现着进步思想意识的理想女性 | 第26-32页 |
一、对女性高尚品质、无限力量的赞美 | 第26-29页 |
二、对女性参加革命、谋求解放的鼓励 | 第29-31页 |
三、对两性平等婚恋生活的肯定 | 第31-32页 |
第三节、游走于理想与现实的现实女性 | 第32-38页 |
一、现代女性与传统文化的矛盾 | 第32-35页 |
二、精神诉求与平庸现实的矛盾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巴金女性观的实质及意义 | 第38-48页 |
一、批判男性中心,礼赞女性品质 | 第38-40页 |
二、呼唤女性自觉,实现人格独立 | 第40-43页 |
三、强调女性参与,实现女性解放 | 第43-45页 |
四、思考女性幸福,促进相互调和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