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课题选择的背景 | 第9页 |
·国家的方针政策 | 第9页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宪法、法律的宗旨 | 第9页 |
·提供符合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 第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既有研究 | 第10-11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1-18页 |
·文章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2. 与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研究相关的理论 | 第19-29页 |
·“美”的概念 | 第19-20页 |
·建筑美学的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儿童心理学对小学校建筑形象的影响 | 第22-23页 |
·形象的概念 | 第23-27页 |
·字典解释 | 第23-24页 |
·引申意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概况 | 第29-56页 |
·学校形象发展的历史 | 第29-37页 |
·美国小学校形象的发展 | 第29-32页 |
·中国小学校形象的发展 | 第32-37页 |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 | 第37-41页 |
·中国的基本国情 | 第37页 |
·人口问题对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37页 |
·各方对小学教育的关注 | 第37-39页 |
·我国小学校的发展状况 | 第39-41页 |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的现状分析 | 第41-51页 |
·中西部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的现状 | 第41-46页 |
·东北部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的现状 | 第46-49页 |
·南部城市优秀小学校建筑形象的现状 | 第49-51页 |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面临变化 | 第51页 |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没有地域特征,无特点 | 第51-52页 |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标识性不强 | 第52-53页 |
·城市小学校建筑形象缺少对儿童的关怀 | 第53页 |
·儿童喜爱的学校形象的要素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组成学校形象的整体要素分析 | 第56-68页 |
·学校形象的具体形象组成 | 第56-62页 |
·学校形象的平面形状 | 第56-59页 |
·学校的色彩 | 第59-61页 |
·学校的线条 | 第61-62页 |
·学校形象的抽象形象组成 | 第62-67页 |
·界限概念 | 第62-64页 |
·时间概念 | 第64-65页 |
·运动概念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组成学校形象的建筑构件要素分析 | 第68-89页 |
·组成学校形象的建筑构件要素 | 第68-83页 |
·层高对小学建筑形象的影响 | 第68-70页 |
·门对小学建筑形象的影响 | 第70-71页 |
·窗对小学建筑形象的影响 | 第71-73页 |
·屋顶对小学建筑形象的影响 | 第73-76页 |
·墙对小学建筑形象的影响 | 第76-80页 |
·楼梯对小学建筑形象的影响 | 第80-82页 |
·廊对小学建筑形象的影响 | 第82-83页 |
·实例分析 | 第83-88页 |
·国内实例分析 | 第83-86页 |
1)珠海第八中学 | 第83-84页 |
2)洛阳石化第二小学 | 第84页 |
3)台湾信义国民小学 | 第84-85页 |
4)珠海湾小学 | 第85-86页 |
5) 洪湖市第一中学 | 第86页 |
·国外实例分析 | 第86-88页 |
1) GreatHotley小学 | 第87页 |
2)玛利·C·巴尔克小学综合体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6. 结论 | 第89-94页 |
·本论文的结论 | 第89-92页 |
·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图录 | 第98-103页 |
附录 | 第103-133页 |
附录1: 国内小学校形象调研表 | 第104-121页 |
附录2: 国外小学校形象调研表 | 第121-131页 |
附录3: 形象调研表 | 第131-132页 |
附录4: 各地有关加强小学教育的报道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