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0 前言 | 第11-14页 |
1 绪论 | 第14-2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1-23页 |
2 探地雷达探测原理 | 第23-30页 |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23-24页 |
·电磁波在土壤中的传播 | 第24-25页 |
·电磁波传播速度 | 第24-25页 |
·吸收系数 | 第25页 |
·电磁波在介质交界面处的传播 | 第25-27页 |
·探地雷达工作原理 | 第27-30页 |
·测量方式 | 第27-28页 |
·技术参数 | 第28-30页 |
3 油类污染区探地雷达探测能力研究 | 第30-47页 |
·油类污染区探地雷达探测的物性基础 | 第30-31页 |
·油类污染区探地雷达剖面特征 | 第31-39页 |
·油类污染砂土探地雷达测试实验 | 第31-33页 |
·不同条件下砂土雷达剖面特征分析 | 第33-39页 |
·基于GprMax 正演模拟的油类污染区探地雷达探测能力分析 | 第39-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4 基于探地雷达探测结果的污染区含油量分析 | 第47-58页 |
·砂土介电常数求取方法 | 第47-49页 |
·利用正演模型模拟实测雷达剖面反演求取介电常数 | 第47页 |
·反射系数法 | 第47-48页 |
·利用反射波法求取介电常数 | 第48-49页 |
·土壤介电模型 | 第49-51页 |
·经验模型 | 第49页 |
·体积混合模型 | 第49-50页 |
·有效介质理论模型 | 第50页 |
·唯像模型 | 第50-51页 |
·土壤含油量实测方法 | 第51-53页 |
·原理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含油砂土介电特征 | 第53-57页 |
·含水砂土介电特征 | 第53页 |
·含油砂土介电特征 | 第53-55页 |
·含油砂土介电模型构建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5 柴油污染区探地雷达探测实例 | 第58-65页 |
·实验设计 | 第58-60页 |
·实验材料与装置 | 第58页 |
·实验过程 | 第58-60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6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工作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页 |
·进一步工作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