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经前平颗粒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疗效观察与作用机制探讨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从肝论治经前期综合征理论探讨第10-15页
 1 肝主疏泄的理论渊源第10-11页
 2 肝疏泄失常的病机与证候第11页
 3 现代研究第11-12页
 4 从肝论治经前期综合征第12-15页
   ·立法依据第12-13页
   ·方药分析第13-15页
第二章 经前平颗粒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肝气证临床疗效观察第15-27页
 1 研究对象第15-17页
   ·病例来源第15页
   ·主要参考标准第15-16页
   ·试验病例标准第16-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分组方法第17页
   ·药品名称、规格第17页
   ·用药方法第17页
   ·药品编盲第17页
   ·研究流程第17-18页
 3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第18页
 4 统计方法第18页
 5 结果第18-25页
   ·经前平组与安慰剂组各症状及总分分值治疗前比较第18-19页
   ·经前平组“症状变化打分表”各条目及总分治疗前中后的比较第19-21页
   ·安慰组“症状变化打分表”各条目及总分治疗前中后的比较第21-22页
   ·经前平组与安慰剂组各症状及总分分值治疗中比较第22-24页
   ·经前平组与安慰剂组各症状及总分分值治疗后比较第24-25页
 6 讨论第25-27页
第三章 经前平颗粒临床疗效作用机制探讨第27-31页
 1 研究对象第27页
 2 研究方法第27页
 3 观测指标第27页
   ·血样采集方法第27页
   ·前处理要求第27页
   ·送检要求第27页
   ·检测方法第27页
 4 统计方法第27-28页
 5 结果第28-29页
   ·经前平组、安慰剂组各自在治疗前、后血清E_2 、P、PRL 指标的比较第28页
   ·经前平与安慰剂组治疗后E2 、P、PRL 指标比较第28-29页
 6 讨论第29-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综述第34-42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附录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详细摘要第46-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任种子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生精散对损伤精子DNA修复作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