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煤催化热解行为的热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煤的结构模型 | 第10-12页 |
·煤的物理结构模型 | 第10-11页 |
·煤的化学结构模型 | 第11-12页 |
·煤的热分解 | 第12-16页 |
·煤热分解的分类 | 第12页 |
·煤热分解的过程 | 第12-13页 |
·煤热分解的机理 | 第13-14页 |
·煤热分解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煤催化热分解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催化剂筛选与制备 | 第21-28页 |
·Y分子筛的制备 | 第21-24页 |
·二硫化钼的制备 | 第24-25页 |
·硫化亚铁的制备 | 第25-26页 |
·硫化镍的制备 | 第26-27页 |
·催化剂添加方式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热解实验设备与方法 | 第28-32页 |
·煤样的选取与制备 | 第28页 |
·热解实验方法与设备 | 第28-30页 |
·热重法原理 | 第28页 |
·实验装置 | 第28-30页 |
·热解实验步骤 | 第30页 |
·煤转化率的计算方法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热解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2-51页 |
·氮气气氛下煤的热分解 | 第32-40页 |
·原煤的热分解 | 第32-33页 |
·Al_2O_3的催化热分解 | 第33-34页 |
·CaO的催化热分解 | 第34-35页 |
·ZSM-5分子筛的催化热分解 | 第35页 |
·5A分子筛的催化热分解 | 第35-37页 |
·Y型分子筛的催化热分解 | 第37-39页 |
·MoS_2的催化热分解 | 第39-40页 |
·活泼气氛下煤热解的比较 | 第40-44页 |
·氢气气氛下煤的热解 | 第41-43页 |
·甲烷气氛下煤的热分解 | 第43-44页 |
·氢气气氛下煤的催化加氢热解 | 第44-50页 |
·5A分子筛的催化加氢热解 | 第44-45页 |
·Y分子筛的催化加氢热解 | 第45-47页 |
·MoS_2的催化加氢热解 | 第47-48页 |
·FeS的催化加氢热解 | 第48-49页 |
·NiS的催化加氢热解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预处理后煤的加氢热解 | 第51-58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预处理煤 | 第51-53页 |
·实验步骤 | 第51-52页 |
·加氢热解结果与讨论 | 第52-53页 |
·水汽预处理煤 | 第53-55页 |
·实验步骤 | 第53页 |
·加氢热解结果与讨论 | 第53-55页 |
·四氢萘预处理煤 | 第55-57页 |
·实验步骤 | 第55-56页 |
·加氢热解结果与讨论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煤热解动力学 | 第58-63页 |
·动力学模型 | 第58-59页 |
·热解动力学参数 | 第59-61页 |
·活化能E与指前因子k_0间的补偿效应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建议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