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文教区规划论文

高密度校园户外空间研究--以同济大学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文献综述第14-17页
     ·关于密度的研究第14-15页
     ·关于人的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第15-16页
     ·关于校园空间的研究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22页
     ·研究的目的第17页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第17页
     ·研究的方法第17-18页
     ·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第18-20页
     ·研究的框架第20-22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8页
   ·高密度校园的定义第22-23页
   ·密度与拥挤第23-24页
   ·校园户外空间的概念界定第24-25页
   ·校园户外空间的分类第25-26页
   ·组成校园户外空间的物质要素第26页
   ·校园户外空间的功能第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高密度校园户外空间使用情况评价第28-65页
   ·条件分析第28-29页
     ·案例选取的理由第28页
     ·背景介绍第28-29页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校园意向调查和分析第29-32页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户外空间使用情况第32-64页
     ·入口广场第32-38页
     ·主干道(和平路)第38-43页
     ·学苑广场第43-48页
     ·音乐广场第48-53页
     ·三好坞第53-56页
     ·友谊大楼前广场第56-59页
     ·医学院广场第59-62页
     ·商学院─中德学院内院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高密度校园户外空间特点分析第65-87页
   ·户外空间不足第65-66页
   ·学生户外活动类型特点第66-70页
     ·交流意愿较低第66-67页
     ·户外学习较少第67-68页
     ·单独活动受限第68页
     ·逛街、散步等活动受人员密度影响较小第68-69页
     ·对于高密度校园户外活动特点的思考第69-70页
   ·户外空间人员密度分布情况第70-73页
     ·必要性户外空间人员密度很高第71-72页
     ·不同的自发性户外空间彼此的人员密度差异很大第72-73页
   ·使用者对于户外空间拥挤问题的不满第73-74页
     ·户外空间中使用设施不足第73页
     ·周边环境的刺激过量第73-74页
   ·交通区域与活动区域的关系处理第74-78页
     ·完全隔离式第74-76页
     ·相互重叠式第76-77页
     ·屏蔽式第77-78页
   ·户外空间活动内容的拥挤程度第78-82页
     ·高密度校园中的拥挤文化第78-79页
     ·空间中内容的拥挤程度第79-82页
   ·户外空间人员密度的时段性第82-83页
   ·交通问题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高密度校园户外空间的建设对策第87-108页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第87-91页
     ·提高建筑容积率第87-89页
     ·校园户外空间集约化第89-91页
   ·改善高密度校园户外空间物质要素的设计建议第91-106页
     ·位置第91-92页
     ·尺度第92-94页
     ·视觉的复杂性第94-95页
     ·微气候第95-97页
     ·边界和过度第97-98页
     ·休息设施第98-100页
     ·自然植被第100-102页
     ·地形第102-104页
     ·铺装第104-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结语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雅努斯的面孔:魔幻与儿童文学
下一篇:海上保险中的如实告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