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应用光学论文

SLM无掩模光刻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2页
   ·研究背景第11-14页
     ·光学光刻的发展状况第11-13页
     ·光学光刻遇到的挑战第13-14页
   ·无掩模光刻技术第14-20页
   ·SLM无掩模光刻技术发展的现状第20-22页
   ·论文研究目的及各章内容安排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32页
第二章 光学光刻成像理论第32-56页
   ·光学曝光的工艺过程第32-34页
   ·曝光过程的基本理论第34-45页
     ·部分相干成像理论第34-40页
     ·抗蚀剂曝光动力学理论第40-45页
   ·显影过程的基本理论第45-48页
     ·Mack显影模型第45-46页
     ·显影轮廓的确定第46-48页
   ·光刻过程计算机仿真实现第48-50页
   ·光学曝光质量的评价第50-53页
     ·平面结构曝光质量评价第50-52页
     ·体结构曝光质量评价第52-53页
   ·小结第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第三章 MEMS微镜及其光学特性分析第56-82页
   ·SLM的概述第56-60页
   ·MEMS微镜第60-71页
     ·MEMS微镜的发展及在光刻中的应用第60-61页
     ·MEMS微镜的结构原理与制作第61-69页
     ·MEMS微镜的计算模型第69-71页
   ·MEMS微镜光学特性的分析第71-78页
     ·MEMS微镜衍射分析第71-75页
     ·连续倾斜型和活塞型微镜灰度成像计算第75-78页
   ·小结第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第四章 高分辨率SLM无掩模光刻的成像分析第82-116页
   ·SLM无掩模光刻系统分析第82-85页
   ·SLM光刻空间像形成第85-89页
     ·成像原理第85-87页
     ·系统参量的影响第87-89页
   ·MEMS微镜光刻成像特性分析第89-100页
     ·线宽调制能力第89-90页
     ·线边缘定位能力第90-92页
     ·任意位置的孤立线条第92-94页
     ·密集线条第94-96页
     ·焦深敏感第96-100页
   ·改进MEMS微镜结构第100-103页
   ·SLM光刻与传统掩模光刻成像质量的比较第103-105页
   ·SLM光刻图形质量的改善第105-114页
     ·过调制第105-106页
     ·衬线功能第106-107页
     ·灰度条和散射条功能第107-109页
     ·自动优化偏转量改善光刻图形质量第109-114页
   ·小结第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6页
第五章 DMD光刻制作微光学元件理论与实验研究第116-174页
   ·DMD点阵式光刻第117-122页
     ·单个微镜成像过程第118-120页
     ·单个微镜成像模拟第120-121页
     ·微镜阵列成像模拟第121-122页
   ·DMD投影式光刻第122-156页
     ·DMD投影式光刻系统的设计第122-123页
     ·DMD投影式光刻系统的实现第123-126页
     ·消DMD象素栅格第126-132页
     ·DMD灰度光刻数据传输量的考虑第132-137页
     ·脉宽调制编码方法的成像过程第137-138页
     ·脉宽调制编码方法的成像分析第138-140页
     ·表面起伏产生的物理机理第140-144页
     ·表面起伏的实验验证第144-145页
     ·表面起伏的校正第145-151页
     ·DMD投影光刻中边缘畸变的校正第151-156页
   ·DMD投影式光刻系统制作微光学元件第156-171页
     ·激光作为光源制作微光学元件存在的问题第156页
     ·利用激光光刻系统制作线条第156-158页
     ·白光作为光源制作微光学元件的实验研究第158-171页
   ·小结第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74页
第六章 SPP无掩模光刻新技术的理论研究第174-205页
   ·SPP的概念及性质第174-179页
     ·SPP的概念第174-175页
     ·SPP的发展方向第175-176页
     ·SPP的基本性质第176-179页
   ·SPP的产生第179-182页
     ·TM偏振激发SPP第179-180页
     ·SPP的产生方式第180-182页
   ·SPP干涉光刻技术第182-195页
     ·金属光栅法引发SPP干涉光刻模拟第183-186页
     ·ATR法引发SPP干涉光刻模拟第186-189页
     ·基于end-fire型的SPP干涉第189-193页
     ·宽光束的SPP干涉第193-195页
   ·SPP制作任意图形结构第195-199页
     ·亚波长孔径超强透射机理的概述第195-196页
     ·利用厚金属的共振透射制作非周期性结构第196-199页
   ·小结第199-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05页
第七章 总结第205-207页
致谢第207-208页
附录1第208-210页
附录2第210页
附录3第210-211页

论文共2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筒型基础负压沉贯渗流分析模型
下一篇:水下真空预压中真空产生机制、预压加固机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