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川西15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多样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与川西地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第11-17页
 1 生物多样性第11-14页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第11页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概况第11-14页
     ·α、β及γ多样性第12-13页
     ·G-F指数第13-14页
 2 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概况第14-15页
 3 川西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概况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论文:川西15个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多样性研究第17-59页
 引言第17页
 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59页
  第一节 自然概况第19-27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27-33页
   1 野外调查第27-28页
   ·调查方法第27-28页
   ·调查时间、地点第28页
   ·调查内容第28页
   2 资料收集第28-29页
   3 数据处理第29-33页
   ·G-F指数第29-30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第30-32页
   ·Sorenson指数第32-33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33-55页
   1 调查结果第33-41页
   2 多样性分析第41-49页
   ·物种多样性第41-43页
   ·G-F指数测定第43-44页
   ·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物种第44-45页
   ·贡嘎山地区的研究第45-49页
     ·水平分布第45页
     ·垂直分布第45-47页
       ·东坡的垂直分布第45-46页
       ·西坡的垂直分布第46-47页
     ·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物种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3 多样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第49-53页
   ·两栖类物种数与环境因素的关联分析第49-50页
     ·两栖类物种数及环境因子第49-50页
     ·两栖类物种数目与各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分析第50页
   ·爬行类物种数与环境因素的关联分析第50-52页
     ·爬行类物种数及环境因子第50-51页
     ·爬行类物种数目及各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分析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4 多样性的威胁因子第53-55页
   ·破坏生境第53-54页
   ·捕捉、贩卖及食用第54页
   ·干旱第54-55页
  第四节 讨论第55-59页
   1 确定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第55-56页
   ·确定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依据第55页
   ·川西地区两爬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第55-56页
   2 合理设计保护区的空间格局第56-57页
   ·增大保护区的海拔跨度第56-57页
   ·增大纳入保护区内河流、小溪、湖泊的数量和森林覆盖面积第57页
   ·增大保护区的面积第57页
   3 根据多样性的威胁因子,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第57-58页
   ·保护生境第57-58页
   ·保护动物个体第58页
   4 深入开展保护区的本底调查工作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图1:川西地区部份保护区生境第65-66页
附图2:川西地区分布的部份物种第66-67页
附图3:川西地区部份威胁因子第67-69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MBA总线的嵌入式TFT-LCD显示系统的设计及其FPGA实现
下一篇:四川嘛咪泽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