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移动通信的发展 | 第8-10页 |
·第一代(1G)和第二代(2G)移动通信系统 | 第8页 |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 | 第8-9页 |
·第四代移动通信(4G) | 第9-10页 |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 | 第10-11页 |
·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物理层关键技术 | 第11页 |
·OFDM 与多载波技术 | 第11页 |
·软件无线电技术 | 第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OFDM 的基本原理 | 第14-27页 |
·无线通信信道的传播特性 | 第14-18页 |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的特性 | 第14-15页 |
·多径效应 | 第15-16页 |
·多径衰落 | 第15页 |
·时延扩展 | 第15页 |
·相干带宽 | 第15-16页 |
·时变性 | 第16-17页 |
·多普勒频移 | 第16-17页 |
·多普勒扩展 | 第17页 |
·相干时间 | 第17页 |
·阴影衰落 | 第17-18页 |
·OFDM 的基本原理 | 第18-25页 |
·OFDM 技术简介 | 第18-19页 |
·OFDM 系统的调制解调 | 第19-22页 |
·快速傅里叶变换在OFDM 系统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23-25页 |
·OFDM 系统的优缺点 | 第25-27页 |
·OFDM 技术的优点 | 第25页 |
·OFDM 技术的缺点 | 第25-27页 |
第三章 OFDM 同步问题的分析 | 第27-36页 |
·定时同步对OFDM 的影响 | 第28-31页 |
·定时起始点在循环前缀之内 | 第29-30页 |
·定时起始点在循环前缀之外 | 第30-31页 |
·载波同步对OFDM 的影响 | 第31-33页 |
·样值同步对OFDM 的影响 | 第33-36页 |
第四章 OFDM 同步方案的分析 | 第36-45页 |
·非数据辅助式同步算法 | 第36-38页 |
·数据辅助式同步算法 | 第38-45页 |
·基于前导字的自相关定时同步算法 | 第39-41页 |
·基于前导字的互相关定时同步算法 | 第41-42页 |
·时域分数倍频偏估计算法 | 第42-43页 |
·频域整数倍频偏估计算法 | 第43-45页 |
第五章 OFDM 系统的定时和载波同步的 FPGA 实现 | 第45-64页 |
·可编程逻辑器件 | 第45-50页 |
·可编程逻辑器件简介 | 第45-47页 |
·FPGA 设计的一般流程 | 第47-49页 |
·开发工具 | 第49-50页 |
·开发软件 | 第49-50页 |
·Verilog 硬件描述语言 | 第50页 |
·OFDM 系统的定时和载波同步的FPGA 设计与实现 | 第50-64页 |
·基于IEEE 802.16-2004 协议的OFDM 系统介绍 | 第51-54页 |
·OFDM 符号的描述 | 第51-52页 |
·OFDM 符号的参数 | 第52页 |
·OFDM 符号前导序列结构 | 第52-54页 |
·符号定时同步的实现 | 第54-56页 |
·基本原理 | 第54-55页 |
·算法优化 | 第55页 |
·设计实现 | 第55-56页 |
·时域分数倍频偏估计 | 第56-61页 |
·基本原理 | 第56-57页 |
·设计实现 | 第57页 |
·Cordic 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61页 |
·频域整数倍频偏估计和补偿 | 第61-64页 |
·基本原理 | 第61-62页 |
·算法优化 | 第62页 |
·设计实现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