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6页 |
·引言 | 第16-20页 |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缘起 | 第16页 |
·本研究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特点 | 第18-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进展及期望目标 | 第19-20页 |
·本课题的后续研究内容 | 第20页 |
·国内外多媒体网络教育的概况 | 第20-23页 |
·国外多媒体网络教育发展概况 | 第21页 |
·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目前网络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3-2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多媒体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 第26-34页 |
·网络课程教育及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 | 第26-29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28页 |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第26页 |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作用 | 第26-27页 |
·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应用于教学的先决条件 | 第27-28页 |
·合作教学原理 | 第28页 |
·个别化学习理论 | 第28页 |
·发现学习理论 | 第28-29页 |
·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 | 第29页 |
·多媒体网络课程设计基本原则 | 第29-34页 |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 第30-31页 |
·多媒体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 | 第31-32页 |
·网络课程的细节设计 | 第32-34页 |
·讲求页面的布局 | 第32-33页 |
·搭配好页面的色彩 | 第33页 |
·注意页面字体的设计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ASP和IIS技术的PBL智能性助学网站的构建 | 第34-49页 |
·B/S结构与C/S结构 | 第34-35页 |
·C/S结构介绍 | 第34页 |
·B/S结构介绍 | 第34-35页 |
·C/S结构与B/S结构的比较 | 第35页 |
·ASP技术特点及应用 | 第35-37页 |
·ASP技术介绍 | 第35-36页 |
·ASP技术使用有如下的优点 | 第36-37页 |
·ASP的语法结构 | 第37页 |
·ADO数据接口 | 第37页 |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37-38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38页 |
·服务器配置 | 第38页 |
·辅助教学系统的结构 | 第38页 |
·IIS服务器安装及数据库连接 | 第38-42页 |
·服务器组件安装 | 第39-40页 |
·数据库制作 | 第40-41页 |
·数据库连接设置 | 第41-42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42-45页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42页 |
·栏目介绍 | 第42-45页 |
·利用HTML编辑器制作网页 | 第45-46页 |
·后台管理实现 | 第46-47页 |
·主站基本设置 | 第46页 |
·在线答疑(BBS)管理 | 第46-47页 |
·助学网站的智能化操作 | 第47-49页 |
·教学内容智能化管理 | 第47-48页 |
·系统二级栏目的自动生成 | 第48页 |
·网络课件资料的智能化生成 | 第48-49页 |
第四章 FashPaper在网络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 第49-56页 |
·FlashPaper的工作原理 | 第49页 |
·独特的FlashPaper文档 | 第49-50页 |
·FlashPaper在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应用 | 第50-52页 |
·创建FlashPaper SWF/PDF文档 | 第50-51页 |
·创建FlashPaper文档并Email PDF | 第51页 |
·3 FlashPaper与Office软件的集成应用 | 第51-52页 |
·网络课件使用权限设置 | 第52-53页 |
·FlashPaper文档查看器的主要功能 | 第53-56页 |
·保持原文档查看的自动超链接 | 第53页 |
·自动生成文档大纲 | 第53-54页 |
·可任意改变查看文档的显示比例大小 | 第54页 |
·超强的文档关键字搜索功能 | 第54页 |
·文本选取功能 | 第54-56页 |
第五章 Blog在大学物理网络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 第56-61页 |
·Blog简介 | 第56页 |
·Blog的由来 | 第56页 |
·Blog与BBS、MSN、QQ、Paltalk、E话通比较 | 第56页 |
·Blog在网络辅助教学中的作用 | 第56-58页 |
·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 第56-57页 |
·Blog的教学特性分析 | 第57页 |
·Blog在辅助教学中的作用 | 第57-58页 |
·师生交流的平台 | 第57页 |
·学生学习进程的电子档案袋 | 第57-58页 |
·反思性教育 | 第58页 |
·Blog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 第58-60页 |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特点 | 第58页 |
·Blog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整合应用 | 第58-59页 |
·整合应用的途径 | 第58-59页 |
·整合应用的形式 | 第59页 |
·Blog的实现形式 | 第59-60页 |
·对Blog用于大学物理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尝试的评价与总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基于多种多媒体技术的网络课件素材的研制 | 第61-74页 |
·基于Origin的物理图形计算分析 | 第61-65页 |
·Origin软件简介 | 第61页 |
·Origin功能介绍 | 第61-62页 |
·绘图基本操作 | 第62-64页 |
·使用Origin图像制作网络课件 | 第64-65页 |
·基于Flash的动画制作 | 第65-68页 |
·Flash简介 | 第65页 |
·几个基本概念 | 第65页 |
·Flash中的基本操作 | 第65-66页 |
·文件操作 | 第65页 |
·帧的操作 | 第65-66页 |
·图层的操作 | 第66页 |
·场景的操作 | 第66页 |
·4 Flash动画制作举例 | 第66-67页 |
·利用Flash制作的物理动画 | 第67-68页 |
·基于QuickTime VR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课件系统制作 | 第68-70页 |
·QuickTimeVR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 第68页 |
·模拟真实环境,实现网络教学 | 第68页 |
·QTVR网络课件系统的逻辑结构 | 第68-70页 |
·基于Dreamweaver的Real技术在网页中的实现 | 第70-72页 |
·Real技术简介 | 第70页 |
·Real插件在制作网页中应用 | 第70页 |
·使用控制器播放音频 | 第70-72页 |
·基于Matlab的物理图形模拟 | 第72-74页 |
·Matlab简介 | 第72页 |
·Matlab应用举例 | 第72-7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7页 |
·总结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