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绪论第1-8页
第一章 辩诉交易概述第8-17页
 一、辩诉交易的概念第8页
 二、辩诉交易的形成和发展第8-9页
 三、辩诉交易的运作方式第9-11页
  (一) 交易的内容第9-10页
  (二) 辩诉交易的操作步骤第10-11页
  (三) 对于交易的相关要求第11页
 四、关于辩诉交易的争议第11-13页
 五、辩诉交易制度在美国产生发展的原因第13-17页
  (一) 案件的压力和司法资源的有限性是辩诉交易产生的直接动因第13页
  (二) 高度发达的契约观念为辩诉交易的产生的文化基础第13-14页
  (三) 当事人主义的诉讼结构辩诉交易产生提供了环境条件第14-15页
  (四) 沉默权和证据开示制度为辩诉交易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第15-17页
第二章 辩诉交易的价值第17-19页
 一、辩诉交易在刑事诉讼中创立了一种非对抗性的案件处理机制第17页
 二、辩诉交易使刑事诉讼中出现了控辩双方互利双赢的局面第17-18页
 三、辩诉交易对于处理疑罪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式第18-19页
第三章 辩诉交易在美国之外的实践第19-22页
 一、英国的辩诉交易第19页
 二、德国的辩诉交易第19-20页
 三、意大利的辩诉交易第20-22页
第四章 中国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2-30页
 一、我国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第22-27页
 二、我国构建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第27-30页
第五章 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主要特征和操作程序第30-37页
 一、关于我国辩诉交易的名称第30页
 二、我国认罪协商制度的主体特征第30-32页
  (一) 犯罪嫌疑人第31页
  (二) 被害人第31页
  (三) 侦查机关第31页
  (四) 法官不应作为协商的主体参与协商第31-32页
 三、我国认罪协商案件的范围第32-33页
 四、我国认罪协商的内容第33页
  (一) 认罪的协商第33页
  (二) 量刑的协商第33页
  (三) 对受害人赔偿金的协商第33页
 五、我国认罪协商的操作程序第33-34页
  (一) 侦查阶段的协商第33-34页
  (二) 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协商第34页
  (三) 法院对于经过认罪协商案件的处理第34页
 六、我国认罪协商制度的救济和监督机制第34-37页
  (一) 被害人参与协商第35页
  (二) 对被告人的保障及救济第35-36页
  (三) 法院对协商结果的最终确认权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add45α调节β-catenin细胞膜定位和增强Smad4蛋白稳定性介导肿瘤发生发展的抑制
下一篇:人骨保护素基因治疗抑制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