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劳动法实施机制探讨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1. 劳动法实施的现状、问题及成因考察分析 | 第11-23页 |
·我国劳动法实施成就总体评估 | 第11-15页 |
·劳动法的实施对经济的贡献 | 第11-14页 |
·劳动法的实施对社会的贡献 | 第14-15页 |
·我国劳动法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劳动合同形式造成的实施问题 | 第15-16页 |
·劳动标准实施的问题 | 第16-18页 |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缺陷 | 第18-19页 |
·劳动法实施的监督机制与法律责任机制的缺陷 | 第19-20页 |
·妨碍劳动法有效实施的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实施困难的历史原因 | 第20-21页 |
·实施困难的体制原因 | 第21-22页 |
·劳动法观念原因 | 第22-23页 |
2. 国外劳动法实施及其借鉴 | 第23-34页 |
·劳动基准实施的借鉴 | 第23-27页 |
·国际劳工标准的年龄标准借鉴 | 第23页 |
·工资保障机制借鉴 | 第23-25页 |
·美国职业卫生、安全实施机制借鉴 | 第25-27页 |
·劳工权益保障机制国际借鉴 | 第27-29页 |
·合同形式国际借鉴 | 第27-28页 |
·结社权国际借鉴 | 第28-29页 |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借鉴 | 第29-31页 |
·英国劳动争议机制借鉴 | 第30页 |
·美国劳动争议机制借鉴 | 第30-31页 |
·日、韩劳动争议借鉴 | 第31页 |
·劳动法实施的监督机制与法律责任借鉴 | 第31-34页 |
·劳动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借鉴 | 第31-32页 |
·法律责任机制借鉴 | 第32-34页 |
3. 完善我国劳动法实施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 第34-52页 |
·完善我国劳动法实施机制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确立实施机制的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 第34页 |
·劳动法实施机制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制定合理易行的劳动标准 | 第35-39页 |
·降低部分过高的标准 | 第35-36页 |
·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 第36-37页 |
·完善职业卫生、安全实施机制 | 第37-39页 |
·完善劳工权益保障机制 | 第39-43页 |
·规定有利于劳动者的合同形式 | 第39-40页 |
·工会身份重新定位 | 第40页 |
·建立适度的罢工机制 | 第40-42页 |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型劳资平衡机制 | 第42-43页 |
·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第43-45页 |
·建立劳动咨询网络 | 第43-44页 |
·完善调解与和解方式 | 第44页 |
·仲裁程序、诉讼程序分立 | 第44-45页 |
·劳动法实施的监督机制与法律责任机制的完善 | 第45-49页 |
·建立多方位劳动监督机制 | 第45-46页 |
·完善劳动法责任机制 | 第46-49页 |
·构建良性的劳动守法环境 | 第49-52页 |
·建立劳动守法观念培养机制 | 第49-50页 |
·劳动守法观念培养的实施机制保障 | 第50页 |
·建立相应的劳动信用制度体系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注释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