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3页 |
·影响玉米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 第7页 |
·提高和改良玉米抗逆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 第7-8页 |
·表达序列标签(EST) | 第8-9页 |
·cDNA微阵列 | 第9-11页 |
·植物在缺水胁迫下的分子应答 | 第11-12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28页 |
·材料 | 第13-15页 |
·玉米品种 | 第13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13页 |
·抗生素配制及其使用浓度 | 第13页 |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 第13-15页 |
·方法 | 第15-28页 |
·玉米的生长和胁迫处理 | 第15-16页 |
·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 | 第16页 |
·RNA抽提 | 第16页 |
·cDNA文库的构建 | 第16-18页 |
·cDNA文库的鉴定 | 第18页 |
·质粒提取 | 第18-19页 |
·cDNA序列测定 | 第19-20页 |
·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0-22页 |
·cDNA阵列的制备 | 第22-23页 |
·cDNA阵列探针的准备 | 第23-24页 |
·cDNA阵列杂交和数据提取 | 第24-26页 |
·系统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及K-means均值聚类 | 第26-27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第28-76页 |
·cDNA文库构建和大规模EST测序 | 第28-30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8页 |
·双链cDNA的合成和分离 | 第28-29页 |
·cDNA文库的质量鉴定 | 第29页 |
·大规模提取质粒 | 第29-30页 |
·质粒测序 | 第30页 |
·EST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35页 |
·基本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功能注释 | 第31-33页 |
·高丰度表达基因 | 第33页 |
·功能分类 | 第33-35页 |
·缺水胁迫下玉米表达谱的cDNA阵列检测研究 | 第35-76页 |
·cDNA阵列杂交探针的制备 | 第35-36页 |
·缺水胁迫下对玉米形态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叶片形态和根系长度 | 第36-37页 |
·缺水胁迫处理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杂交信号分析 | 第38-40页 |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和荧光定量PCR验证 | 第40-41页 |
·叶和根在缺水胁迫下表达谱比较 | 第41-50页 |
·缺水胁迫下不同功能类别基因的应答 | 第50-54页 |
·叶中功能基因的应答 | 第50-51页 |
·根中功能基因的应答 | 第51-54页 |
·缺水胁迫下多种表达谱意味着多重的信号转导途径 | 第54-62页 |
·复水后叶中基因表达谱 | 第62页 |
·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应答 | 第62-64页 |
·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应答 | 第64-68页 |
·叶中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应答 | 第65-67页 |
·根中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应答 | 第67-68页 |
·缺水胁迫下物质能量代谢 | 第68-70页 |
·叶内物质能量代谢 | 第68-69页 |
·根内物质能量代谢 | 第69-70页 |
·缺水胁迫下与防御相关的细胞屏障代谢 | 第70-71页 |
·叶内相关基因表达 | 第70-71页 |
·根内相关基因表达 | 第71页 |
·缺水胁迫下其它基因的应答 | 第71-76页 |
·叶中基因应答 | 第71-73页 |
·根中基因应答 | 第73-7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76-89页 |
·cDNA文库 | 第76-77页 |
·文库特点 | 第76页 |
·cDNA文库的质量 | 第76-77页 |
·cDNA阵列制作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细节 | 第77-78页 |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以及光合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78-79页 |
·玉米幼苗光合特性 | 第78-79页 |
·叶和根中光合相关基因变化 | 第79页 |
·叶和根在缺水胁迫下表达谱比较 | 第79-82页 |
·叶和根中基因表达基本情况 | 第79-80页 |
·叶和根中不同功能类别基因的应答 | 第80-82页 |
·叶和根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第82页 |
·缺水胁迫下表达谱模式 | 第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附录 | 第89-102页 |
补充表1 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序列 | 第89-90页 |
补充表2 叶中三个时期上下调基因 | 第90-97页 |
补充表3 根中三个时期上下调基因 | 第97-102页 |
本论文所用缩写词及中文对照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