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镦锻机的本体结构分析与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液压机本体结构分析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卧式液压镦锻机本体结构简介 | 第14-17页 |
·基于有限元的优化技术 | 第17-20页 |
·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 | 第17-18页 |
·有限元优化技术 | 第18-19页 |
·有限元方法中优化技术的特点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本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21-37页 |
·组合机架的预紧 | 第21-25页 |
·普通组合机架的预紧 | 第21-24页 |
·镦锻机组合机架的预紧 | 第24-25页 |
·预紧单元法 | 第25-28页 |
·预紧方法及其有限元解法 | 第25-26页 |
·预紧单元法 | 第26-28页 |
·建模方法 | 第28-29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5页 |
·模型简化及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本体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5页 |
·求解设定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7-61页 |
·整体分析结果 | 第37-42页 |
·上横梁分析结果 | 第42-45页 |
·下横梁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后横梁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水平立柱分析结果 | 第49-51页 |
·拉杆和螺母分析结果 | 第51-54页 |
·前横梁分析结果 | 第54-57页 |
·预紧与接触的分析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本体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61-71页 |
·引言 | 第61页 |
·结构模态分析及基础理论 | 第61-63页 |
·模态分析 | 第61-62页 |
·基础理论 | 第62-63页 |
·镦锻机机架的模态分析 | 第63-70页 |
·分析模型 | 第63-64页 |
·计算频率的确定 | 第64-65页 |
·结果讨论 | 第65-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下横梁与前梁的结构优化 | 第71-101页 |
·引言 | 第71页 |
·约束优化的基本原理 | 第71-72页 |
·有限元软件ANSYS 提供的优化算法简介 | 第72-76页 |
·优化算法的一般过程 | 第72-74页 |
·子问题近似结构优化算法 | 第74-76页 |
·残余预紧力及离散变量优化的处理 | 第76-81页 |
·下横梁的优化设计 | 第81-90页 |
·下横梁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1-82页 |
·设计变量 | 第82-83页 |
·状态变量 | 第83页 |
·目标函数 | 第83-84页 |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84-87页 |
·敏度分析 | 第87-90页 |
·前梁的优化设计 | 第90-99页 |
·前梁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90-91页 |
·设计变量 | 第91-92页 |
·状态变量 | 第92页 |
·目标函数 | 第92-93页 |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93-96页 |
·敏度分析 | 第96-99页 |
·优化算法稳定性分析 | 第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结论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作者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