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紧迫性 | 第12-25页 |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和特点 | 第12-17页 |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第12-13页 |
·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 第13-17页 |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分析 | 第17-19页 |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 第17-18页 |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 | 第19-20页 |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性 | 第20-24页 |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 | 第20-22页 |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性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法律和政策经验借鉴 | 第25-32页 |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法律现状 | 第25-27页 |
·美国休斯顿 | 第25-26页 |
·日本北九州 | 第26页 |
·德国鲁尔工业区 | 第26-27页 |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分析 | 第27-30页 |
·区域经济调整政策 | 第27页 |
·产业援助政策 | 第27-28页 |
·人员安置措施 | 第28-30页 |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启示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践及法律问题分析 | 第32-45页 |
·以不可再生资源(煤炭)为主要产业城市转型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32-39页 |
·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关闭破产方面 | 第32-34页 |
·职工安置及社会保障方面 | 第34-37页 |
·煤矿沉陷区治理方面 | 第37-39页 |
·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 | 第39页 |
·以可再生资源(森林)为主要产业的城市转型法律问题分析 | 第39-44页 |
·政府职能的转变方面 | 第40-41页 |
·职工安置问题方面 | 第41-42页 |
·森林资源的保护方面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法律制度的设想 | 第45-54页 |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 第45-48页 |
·完善矿产资源立法 | 第48-49页 |
·完善采矿权市场的制度 | 第48页 |
·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第48页 |
·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 | 第48-49页 |
·完善我国的林业立法 | 第49-51页 |
·树立科学发展的林业立法理念 | 第49页 |
·建立分类经营法律制度 | 第49-50页 |
·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 | 第50-51页 |
·加强国家法治建设 | 第51-52页 |
·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法律体系构想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