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6页 |
第1章 公共行政学中的制度思想——历史与现实 | 第16-36页 |
·制度与公共行政制度 | 第16-22页 |
·制度的内涵 | 第16-19页 |
·公共行政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 第19-22页 |
·公共行政制度思想发展历程 | 第22-28页 |
·传统行政学时期的行政制度研究 | 第22-24页 |
·人际关系与行为主义变革时期的行政制度研究 | 第24-25页 |
·现代多元化行政理论时期的行政制度研究 | 第25-28页 |
·对传统公共行政制度思想的反思 | 第28-29页 |
·新制度学派的创新理路 | 第29-31页 |
·研究基础的重设——“行为”与“制度”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的拓展——“静态的制度研究”与“动态的制度研究” | 第30页 |
·研究视角的调整——“外在”与“内在” | 第30-31页 |
·理想的制度和现实的制度 | 第31-36页 |
·公共行政制度的预设:从契约到委托——代理 | 第31-33页 |
·公共行政制度的基础价值定位:公共利益假设 | 第33-34页 |
·公共行政制度的形式与内容:现实安排的程度评估 | 第34-36页 |
第2章 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公共行政制度 | 第36-63页 |
·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组织 | 第36-49页 |
·利益的本质 | 第36-40页 |
·私人利益、共同利益与公共利益及其关系 | 第40-45页 |
·西方公共行政的公共利益理论简述 | 第45-48页 |
·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组织:关于存在与表达的讨论 | 第48-49页 |
·公共利益的实现与公共行政制度的产生 | 第49-52页 |
·公共利益实现与公共行政制度生成 | 第49-50页 |
·利益冲突中制度成就 | 第50-52页 |
·公共利益、公共权力与公共行政制度 | 第52-56页 |
·公共利益与公共权力 | 第52-55页 |
·公共权力:作为制度创生与发展的“中介”依赖 | 第55页 |
·公共行政制度:一种双重规约的系统安排 | 第55-56页 |
·政府利益与公共行政制度 | 第56-59页 |
·政府利益的形成:蕴育“异质化”的温床 | 第56-57页 |
·政府利益与公共行政制度的关系 | 第57-59页 |
·公共行政制度变迁的利益分析 | 第59-63页 |
·公共利益的动态发展过程 | 第59-60页 |
·公共利益秩序的诉求推动公共行政制度变迁 | 第60-61页 |
·公共行政制度变迁主体的利益问题 | 第61-62页 |
·公共行政制度变迁的利益征兆 | 第62-63页 |
第3章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利益透视 | 第63-76页 |
·转型时期的社会利益结构 | 第63-69页 |
·改革引发的利益结构变化 | 第63-68页 |
·公共利益的公共表达:关于目的与手段的重新思考 | 第68页 |
·公共权力的制度缺失:健全法制的理论与实践 | 第68-69页 |
·公共行政制度发展的特色化 | 第69-72页 |
·传统利益观的资鉴:集体主义的呼唤 | 第69-70页 |
·公共利益理念的重塑:关于公正、公平的现实制度化切入 | 第70-71页 |
·政府、市场和社会:制度平衡下的利益分配 | 第71-72页 |
·公共利益约束下的行政制度走势 | 第72页 |
·“以人为本”的公共行政制度创新 | 第72-76页 |
·公共行政的基本价值取向——公共利益的实现 | 第73-74页 |
·“以人为本”进行公共行政制度创新的路径 | 第74-76页 |
结语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87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7-88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88-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