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 硝基苯 | 第10-14页 |
·硝基苯的理化性质 | 第10页 |
·硝基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 第10-12页 |
·硝基苯在水体中的环境归趋 | 第12-14页 |
2. 苯胺 | 第14-15页 |
·苯胺的理化性质 | 第14-15页 |
·苯胺的生物转化及转化机理的研究 | 第15页 |
3. 蛋白组学 | 第15-21页 |
·蛋白组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蛋白质组研究的主要技术 | 第16-18页 |
·蛋白质组学在藻类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蛋白组学在植物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硝基苯对四种淡水藻的毒性、降解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第22-32页 |
1. 材料 | 第22-23页 |
·藻种以及藻的培养 | 第22-23页 |
·生化试剂 | 第23页 |
2. 方法 | 第23-25页 |
·毒性测试 | 第23页 |
·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藻类对硝基苯的降解 | 第23-24页 |
·酶活的测定 | 第24页 |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24页 |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及分析 | 第25-30页 |
·硝基苯对四种藻类的毒性测试 | 第25-27页 |
·四种藻对硝基苯的降解 | 第27-29页 |
·硝基苯对四种藻 S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硝基苯对四种藻P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4.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苯胺诱导下莱哈衣藻的微粒体蛋白组学 | 第32-47页 |
1. 材料 | 第32页 |
·藻种及藻的培养 | 第32页 |
·生化试剂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7页 |
·蛋白的提取 | 第32-33页 |
·蛋白样品的定量 | 第33-34页 |
·第一向等电聚胶 | 第34页 |
·胶条的平衡 | 第34-35页 |
·第二向SDS-PAGE | 第35-36页 |
·染色 | 第36页 |
·蛋白点的采集与分析 | 第36页 |
·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与鉴定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在苯胺作用下莱哈衣藻微粒体蛋白表达的变化 | 第37-38页 |
·差异点肽指纹图谱测定和数据库检索的结果 | 第38-43页 |
4. 讨论 | 第43-47页 |
·藻类微粒体蛋白2-DE技术讨论 | 第43-45页 |
·2-DE和肽指纹图谱测定结果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