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及其在部分柿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缩略词表第14-15页
第一章 课题的提出和前人研究进展第15-37页
   ·课题的提出第15-16页
   ·前人研究进展第16-36页
     ·柿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第16-19页
       ·柿属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第16-17页
       ·柿的原产地和起源植物第17页
       ·柿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第17-19页
     ·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分子标记概述第19-21页
     ·SSR分子标记技术第21-28页
       ·SSR引物开发途径第22-27页
         ·数据库查询第22-23页
         ·引物的转移扩增第23页
         ·建立基因组文库第23-24页
         ·与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开发SSR引物第24-27页
           ·利用RAPD方法筛选SSR第24-25页
           ·利用AFLP方法筛选SSR第25页
           ·利用ISSR方法筛选SSR第25-27页
           ·其他方法第27页
           ·不同SSR引物分离方法评述第27页
       ·SSR标记在果树中的应用第27-28页
         ·构建遗传图谱第28页
         ·种质鉴定及系谱分析第28页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8页
         ·基因的标定与标记辅助育种第28页
     ·SRAP分子标记技术第28-32页
       ·引物特征第29页
       ·PCR扩增程序第29-30页
       ·SRAP技术的应用第30-31页
         ·种质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0页
         ·亲缘关系分析第30-31页
         ·构建遗传连锁图第31页
         ·基因连锁标记的寻找与基因定位第31页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第31页
       ·SRAP技术和其它分子标记技术的比较第31-32页
     ·基于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子标记第32-36页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的类型第32-33页
       ·反转录转座子分子标记的种类第33-34页
         ·序列特异扩增多态性第33页
         ·反转录转座子间扩增多态性第33-34页
         ·反转录转座子—微卫星扩增多态性第34页
         ·基于反转录转座子插入多态性第34页
       ·反转录转座子分子标记的多态性第34-35页
       ·基于反转录转座子的分子标记的应用第35-36页
         ·遗传作图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标记第35页
         ·生物多样性与系统进化研究第35-36页
         ·种质鉴定第36页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36-37页
     ·研究目的第36页
     ·研究内容第36-37页
第二章 柿属植物SSR分析技术的建立第37-45页
   ·材料和方法第37-39页
     ·材料第37-38页
     ·DNA提取第38页
     ·数据库查寻和引物设计第38-39页
     ·SSR反应参数的优化第39页
     ·SSR产物的检测第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数据库搜寻和引物设计第39-40页
     ·SSR技术体系的优化第40-42页
       ·Mg~(2+)浓度第40页
       ·dNTPs浓度第40页
       ·引物浓度第40-41页
       ·Taq酶浓度第41页
       ·退火温度第41页
       ·引物第41-42页
       ·SSR反应体系的确立第42页
   ·讨论第42-45页
     ·SSR发掘程序和引物设计第42-43页
     ·SSR技术体系的建立第43页
     ·数据库查询方法的有效性第43-45页
第三章 柿属植物SSR引物的分离第45-59页
   ·材料和方法第45-52页
     ·材料第45页
     ·柿基因组DNA提取第45页
     ·柿SSR标记的分离第45-52页
       ·基于ISSR技术分离柿SSR第45-50页
         ·ISSR扩增第45-46页
         ·ISSR产物克隆测序第46-48页
           ·ISSR—PCR产物纯化第46页
           ·ISSR—PCR产物克隆第46页
           ·感受态细胞制备第46-47页
           ·转化第47页
           ·质粒DNA的提取第47-48页
           ·阳性克隆检测第48页
           ·测序与序列分析第48页
         ·染色体步行第48-50页
           ·基因组DNA的酶切第48页
           ·接头的准备第48-49页
           ·接头连接第49页
           ·抑制PCR第一轮扩增第49页
           ·抑制PCR第二轮扩增第49页
           ·产物克隆测序和引物设计第49-50页
       ·磁珠富集法分离柿SSR第50-52页
         ·基因组DNA酶切第50页
         ·接头的准备第50页
         ·接头的连接第50-51页
         ·目的片段扩增第51页
         ·杂交第51页
         ·富集第51-52页
         ·克隆、测序和引物设计第52页
   ·结果和分析第52-55页
     ·ISSR结合抑制PCR技术富集SSR第52-54页
       ·ISSR扩增和测序结果第52页
       ·抑制PCR和SSR序列的获得第52-54页
     ·磁珠富集法分离SSR第54-55页
   ·讨论第55-59页
     ·ISSR结合抑制PCR技术分离SSR标记方法的探讨第55-57页
     ·磁珠富集法分离SSR标记方法的探讨第57-58页
     ·引物的有用性第58-59页
第四章 部分柿属植物亲缘关系的SSR分析第59-69页
   ·材料和方法第59-62页
     ·材料第59页
     ·DNA提取第59页
     ·SSR扩增第59页
     ·SSR产物的检测第59-62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59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程序第59-62页
         ·玻璃板的准备第59-61页
         ·制胶第61页
         ·预电泳第61页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61页
         ·银染第61-62页
         ·数据分析第62页
   ·结果和分析第62-66页
     ·SSR标记的多态性第62-64页
     ·基于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第64-66页
   ·讨论第66-69页
     ·SSR分析电泳方式第66-67页
     ·部分柿属植物种质间SSR聚类结果第67-69页
第五章 部分柿属植物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第69-79页
   ·材料和方法第69-71页
     ·材料第69页
     ·DNA提取与分离第69页
     ·SRAP反应体系优化第69-71页
       ·PCR扩增程序选择第69-71页
       ·SRAP扩增所选用引物序列第71页
       ·SRAP反应参数的优化第71页
       ·SRAP产物的检测第71页
       ·数据分析第71页
   ·结果与分析第71-76页
     ·柿属植物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第71-73页
       ·Mg~(2+)浓度第71-72页
       ·dNTPs浓度第72页
       ·引物浓度第72页
       ·Taq酶浓度第72-73页
       ·SRAP反应体系的确立第73页
     ·SRAP多态性分析第73-74页
     ·29个样品的聚类分析第74-75页
     ·主坐标分析第75-76页
   ·讨论第76-79页
     ·SRAP反应体系的优化第76-77页
     ·基于SRAP标记的聚类分析第77页
     ·SRAP标记及多态性第77-79页
第六章 部分柿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RAP和REMAP分析第79-87页
   ·材料和方法第79-81页
     ·材料第79页
     ·DNA提取第79页
     ·引物设计第79-80页
     ·PCR扩增及产物检测第80-81页
     ·数据统计和聚类分析第81页
   ·结果与分析第81-84页
     ·IRAP和REMAP标记多态性第81-82页
     ·相似系数和聚类分析第82-84页
   ·讨论第84-87页
     ·IRAP和REMAP分子标记技术在柿属植物中的应用第84-85页
     ·部分柿属植物种质IRAP和REMAP聚类结果第85-87页
第七章 总讨论第87-92页
   ·柿属植物SSR引物开发第87-88页
   ·部分柿属植物不同分子标记方法聚类分析结果第88-90页
   ·不同聚类方法的比较第90-91页
   ·金枣柿的分类地位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6页
附录第106-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培养体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混沌的视频加密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