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橡胶工业论文--热塑性弹性体论文

热塑性聚氨酯及其钛酸钡复合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聚氨酯弹性体简介第8-10页
     ·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特点第8-9页
     ·聚氨酯弹性体性能与结构的关系第9-10页
       ·主链分子结构的影响第9-10页
       ·侧基和交联的影响第10页
       ·物理结构的的影响第10页
       ·氢键的影响第10页
   ·聚氨酯弹性体的电致伸缩效应第10-12页
     ·聚氨酯弹性体在电场作用下的电场-应变关系第11页
     ·电致伸缩系数的影响因素第11-12页
   ·聚氨酯弹性体在电场作用下其他现象第12-14页
     ·聚氨酯膜的弯曲现象第12-13页
     ·离子杂质对弯曲的影响第13-14页
   ·聚氨酯弹性体与纳米材料的复合第14-15页
     ·聚氨酯弹性体的纳米改性方法第14页
     ·聚氨酯弹性体与纳米材料复合体系的研究第14页
     ·聚氨酯弹性体/纳米无机介电材料复合体系的研究第14-15页
   ·聚氨酯电致伸缩位移的测试方法第15-16页
   ·应用概况第16-17页
   ·本论文的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基础性能表征第18-41页
   ·实验部分第18-23页
     ·试剂第18-19页
     ·扩链剂单体的合成第19页
     ·聚酯二元醇的合成第19-21页
       ·聚酯二元醇的配方计算第19-20页
       ·聚酯二元醇的合成方法第20页
       ·聚酯二元醇酸值的测定第20-21页
       ·聚酯二元醇羟值的测定第21页
       ·聚酯二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第21页
     ·热塑性聚氨酯的合成第21-22页
       ·TPU 配方的计算第21-22页
       ·TPU 的合成方法第22页
     ·热塑性聚氨酯的表征第22-23页
   ·结果与讨论第23-40页
     ·扩链剂单体第23-27页
       ·4,4′-二(2-羟乙氧基)联苯( BPA )的合成第23-24页
       ·1,4-二(2-羟乙氧基)苯(HQEE)的合成第24-25页
       ·4,4′-二(2-羟乙氧基)-2,2-二苯基丙烷( BSA )的合成第25-26页
       ·4,4′-二(2-羟乙氧基)二苯砜的合成第26-27页
     ·聚酯二元醇第27-29页
       ·聚酯二元醇的酸值和羟值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第27-28页
       ·聚酯二元醇的结构分析第28-29页
     ·聚氨酯弹性体第29-40页
       ·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表征第30-31页
       ·聚氨酯弹性体的特性粘度第31-32页
       ·聚氨酯弹性体的邵氏硬度第32页
       ·聚氨酯弹性体的热性能第32-35页
       ·聚氨酯弹性体的动态压缩试验第35-36页
       ·聚氨酯弹性体的介电性能第36-37页
       ·聚氨酯弹性体的电致伸缩性能第37-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基础性能表征第41-52页
   ·实验部分第41-42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1页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第41-42页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表征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51页
     ·纳米钛酸钡表征第42-43页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第43-45页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硬度第45-46页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试验第46页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第46-48页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动态粘弹性能第48页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第48-49页
     ·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电致伸缩性能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3页
   ·主要结论第52页
   ·研究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层状氢氧化物[Ni4Al(OH)10]X(X=NO3~-,OH~-)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藜芦醛和3,4-二甲氧基苯乙醛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