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荷载作用下吸力式沉箱工作性能有限元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沉贯过程研究 | 第11-12页 | 
| ·沉箱承载力研究 | 第12-15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构建 | 第16-26页 | 
| ·比奥固结理论 | 第16-18页 | 
| ·材料模型 | 第18-22页 | 
| ·修正剑桥模型 | 第18-21页 | 
| ·Tresca屈服准则 | 第21页 | 
| ·验证 | 第21-22页 | 
| ·接触算法 | 第22-26页 | 
| 第三章 吸力式沉箱工作原理及其有限元模拟 | 第26-32页 | 
| ·吸力式沉箱工作原理 | 第26-29页 | 
| ·负孔压产生原理 | 第26-27页 | 
| ·吸力式沉箱地基基础破坏的两种极限形式 | 第27-29页 | 
| ·吸力式沉箱工作情况的有限元模拟 | 第29-31页 | 
| ·缓慢加载 | 第30页 | 
| ·快速加载 | 第30-31页 | 
| ·总应力分析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总应力分析 | 第32-39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 ·几何模型与材料参数 | 第32-34页 | 
| ·初始地应力设置 | 第34-35页 | 
| ·模拟计算 | 第35页 | 
| ·模拟结果 | 第35-38页 | 
| ·极限反力值点的选取 | 第35-36页 | 
| ·塑性区扩展 | 第36-37页 | 
| ·长径比与 P关系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有效应力分析 | 第39-57页 | 
| ·模型参数与分析控制 | 第39-42页 | 
| ·模型参数 | 第39-41页 | 
| ·计算流程 | 第41-42页 | 
| ·模拟的工况 | 第42页 | 
|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 ·初始地应力场的施加 | 第42-44页 | 
| ·荷载施加 | 第44-45页 | 
| ·快速加载 | 第45-54页 | 
| ·极限反力 | 第45-46页 | 
| ·箱底吸力 | 第46-48页 | 
| ·动、静力分析比较 | 第48-50页 | 
| ·超静孔隙水压力 | 第50-54页 | 
| ·缓慢加载 | 第54-56页 | 
| ·加载速率 | 第54页 | 
| ·缓慢与快速加载承载力比较 | 第54-55页 | 
| ·缓慢加载时的孔压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验证 | 第57-62页 | 
| ·验证 | 第57-60页 | 
| ·承载力 | 第57-58页 | 
| ·孔隙水压力 | 第58页 | 
| ·比较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 ·讨论 | 第60-6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2页 | 
|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