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fim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2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菌株与实验动物 | 第14页 |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PCR引物 | 第15页 |
·主要仪器 | 第15-16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6-24页 |
·UPEC菌株的鉴定 | 第16-17页 |
·UPEC132株Ⅰ型菌毛结构基因fimA的克隆 | 第17-18页 |
·重组质粒pET32a-fimA的构建 | 第18-19页 |
·重组质粒pET32a-fimA的鉴定 | 第19页 |
·重组质粒pET32a-fimA表达体系的构建 | 第19-20页 |
·SDS-PAGE | 第20-21页 |
·FimA的镍亲和层析纯化 | 第21-22页 |
·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 第22页 |
·FimA重组蛋白抗血清的制备 | 第22页 |
·FimA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22-23页 |
·Western blot | 第23页 |
·全菌ELISA | 第23-24页 |
结果 | 第24-32页 |
1 UPEC132菌株的鉴定 | 第24-26页 |
·形态观察 | 第24页 |
·生化鉴定 | 第24-25页 |
·papC基因检测 | 第25页 |
·MSHA | 第25页 |
·fimA基因检测 | 第25-26页 |
2. fimA基因PCR扩增和序列分析 | 第26-27页 |
·fimA基因PCR扩增 | 第26页 |
·pMD18-T-fimA接头部分序列分析 | 第26-27页 |
3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7-28页 |
·目的片段的酶切 | 第27页 |
·fimA与pET32a的连接 | 第27-28页 |
4 FimA重组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 第28-32页 |
·重组质粒表达产物的SDS-PAGE鉴定 | 第28-29页 |
·FimA重组蛋白分子量的计算 | 第29页 |
·FimA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29-30页 |
·FimA重组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30页 |
·FimA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30页 |
·FimA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 | 第30-31页 |
·全菌ELISA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43页 |
1 UPEC的致病性 | 第32-34页 |
2 UPEC的菌毛结构和功能 | 第34-39页 |
3 pET载体表达系统的应用 | 第39-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综述 细菌的菌毛及其表达 | 第51-59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