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蝶人路处理海绵窦肿瘤的解剖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4-23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4页 |
·实验设备及器械 | 第14-15页 |
·标本灌注 | 第15-17页 |
·标本灌洗 | 第15-17页 |
·解剖学方法和步骤 | 第17-23页 |
·体位 | 第17页 |
·入路选择 | 第17-19页 |
·中鼻甲切除术 | 第19页 |
·鼻中隔处理 | 第19-20页 |
·蝶窦的处理 | 第20-21页 |
·海绵窦的暴露 | 第21-22页 |
·入路的扩展 | 第22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 | 第23-40页 |
·蝶骨及周围解剖学关系 | 第23-26页 |
·蝶窦开口及其解剖学定位 | 第26-28页 |
·中鼻甲切除术 | 第28-29页 |
·鼻中隔的处理 | 第29-30页 |
·蝶窦内的解剖学标志和病变定位 | 第30-31页 |
·海绵窦的暴露 | 第31-40页 |
讨论 | 第40-52页 |
·发展过程、演变 | 第40页 |
·蝶窦的类型及其分布 | 第40-42页 |
·鼻腔阶段的手术设计 | 第42-45页 |
·蝶窦内的定位 | 第45-47页 |
·术中神经血管的保护 | 第47-50页 |
·手术的适应症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综述 | 第60-6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