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仁果类病虫害论文--梨病虫害论文

环境因子对梨黑星病菌子囊孢子形成、释放和萌发的影响

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2页
前言第12-22页
 1 梨黑星病病原、发病规律、流行测报与防治第12-18页
   ·病原菌第12-13页
   ·发病规律第13-15页
   ·寄主抗病性第15-16页
   ·病害的预测预报第16-17页
   ·病害防治第17-18页
 2 有性繁殖及其在初侵染中的作用第18-22页
   ·梨黑星病菌假囊壳的产生第18-19页
   ·梨黑星病菌子囊孢子的生物学习性第19-20页
   ·梨黑星病菌子囊孢子在初侵染中的作用第20-21页
   ·本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59页
 1 环境条件对梨黑星病菌假囊壳形成的影响第22-39页
   ·自然环境条件对梨黑星病菌假囊壳形成的影响第22-31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结论与讨论第29-31页
   ·梨黑星病菌假囊壳发育进度第31-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结论与讨论第34-36页
   ·约剂处理对梨黑星病菌假囊壳形成的防治第36-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结论与讨论第37-39页
 2 环境因子对子囊孢子释放和萌发的影响第39-52页
   ·温度、湿度和光照对梨黑星病菌子囊孢子释放的影响第39-46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44页
     ·结论与讨论第44-46页
   ·露温、露时对梨黑星病菌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6-52页
     ·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48页
     ·结论与讨论第48-52页
 3 梨黑星病菌有性时期的形态与子囊孢子的侵染第52-59页
   ·梨黑星病菌有性时期的形态特征值的测量第52-57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4页
     ·结论与讨论第54-57页
   ·梨黑星病菌子囊孢子的侵染与发病第57-59页
     ·材料与方法第57页
     ·结果与分析第57页
     ·结论与讨论第57-59页
论文小结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导师组意见第69-70页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前及唐代咏侠诗研究
下一篇:唐代政治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