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5页 |
1 引言 | 第15-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 第22-24页 |
·本文的总体研究框架 | 第24-2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局限性 | 第26-27页 |
2 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理论 | 第27-41页 |
·金融风险及其分类 | 第27-29页 |
·金融机构运行风险及风险形成的理论分析 | 第29-35页 |
·农村金融风险理论述评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金融预警制度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 | 第41-59页 |
·美国的金融预警制度和监测指标体系 | 第41-46页 |
·英国的金融预警制度和监测指标体系 | 第46-49页 |
·德国的金融预警制度和监测指标体系 | 第49-51页 |
·亚洲部分国家的金融预警制度和监测指标体系 | 第51-55页 |
·预警制度和监测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4 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状况的分析 | 第59-75页 |
·山东部分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状况的实证分析 | 第59-67页 |
·不同组织模式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状况的对比分析 | 第67-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5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的发展状况 | 第75-88页 |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的发展过程 | 第75-82页 |
·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82-84页 |
·研究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测体系:从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入手 | 第84-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6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88-105页 |
·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88页 |
·资本充足性风险监测指标 | 第88-91页 |
·信用风险监测指标 | 第91-95页 |
·盈利性风险监测指标 | 第95-97页 |
·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 第97-99页 |
·市场风险监测指标 | 第99-101页 |
·操作风险监测指标 | 第101-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7 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105-119页 |
·建立风险预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 第105-108页 |
·风险预警模型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108-110页 |
·风险预警模型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110-113页 |
·风险评价指标的监测和预警模型 | 第113-116页 |
·风险预警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116-117页 |
·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模型的实际运用 | 第117-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8 农村信用社运行风险预警系统设计 | 第119-129页 |
·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119-120页 |
·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120-125页 |
·风险预警系统的实施过程 | 第125-126页 |
·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特点 | 第126-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9 研究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129-136页 |
·研究结论 | 第129-130页 |
·政策建议 | 第130-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