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1979-2005)

内容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导论第14-34页
 第一节 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概述和文献回顾第14-24页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初步形成第15页
  二、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国城市化理论的总结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第15-16页
  三、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城市化理论的全面展开第16-17页
  四、主要观点总结第17-24页
 第二节 国外城市化理论概述第24-29页
  一、国外城市化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7页
  二、国外对中国城市化的研究第27-29页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确定和方法论问题的提出第29-34页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及城市化理论的阶段划分第29-31页
  二、对研究范围的两点说明第31页
  三、需要解决的方法论问题第31-34页
第二章 立论基础第34-47页
 第一节 有关概念的理论界定第34-40页
  一、对“城市”的界定第34-35页
  二、“城市化”的概念第35-39页
  三、“城市化理论”的内容第39-40页
 第二节 研究途径和方法第40-42页
  一、客观评价理论的方法论问题第40-41页
  二、材料取舍及研究方法第41-42页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创新点第42-47页
  一、选题意义第42-45页
  二、创新点第45-47页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探索阶段(1979年至1980年代末)第47-87页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第47-53页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经济情况第48-50页
  二、中国的城市及城市化的发展情况第50-53页
 第二节 城市化研究的开始—开山之作和第一次论战第53-55页
  一、吴友仁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第53-54页
  二、学术界对是否实行城市化的讨论第54-55页
 第三节 城市化研究的重点—小城镇论第55-64页
  一、小城镇论产生的背景第56-57页
  二、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小城镇论第57-62页
  三、小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第62-64页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之争的开始第64-71页
  一、“大城市论”的基本观点第65-67页
  二、“中等城市论”的基本观点第67-68页
  三、“多元论”的基本观点第68-71页
 第五节 这一时期关于城市化的其他研究第71-81页
  一、对城市化水平的研究第71-74页
  二、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解第74-76页
  三、对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初步认识第76-79页
  四、对国外城市化研究的介绍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7页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发展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末)第87-152页
 第一节 中国学者对西方城市化经济理论的深入了解第88-102页
  一、城市化内涵的确定第88-90页
  二、对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再认识第90-98页
  三、中国学者对城市化理论的发展—高氏定律第98-102页
 第二节 总结中国城市化的实践第102-120页
  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研究第102-109页
  二、中外城市化的比较分析第109-120页
 第三节 关于城市化道路讨论的继续第120-134页
  一、对小城镇城市化研究的再次兴起第121-128页
  二、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不同声音第128-134页
 第四节 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深入研究第134-144页
  一、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总结性研究第135-138页
  二、外资成为中国城市化新的动力第138-140页
  三、对根本性的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转换的认识和借鉴第140-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52页
第五章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深化阶段(1990年代末至2005年)第152-218页
 第一节 经济背景以及新时期城市化的重要意义第153-157页
  一、经济背景第153-155页
  二、新形势下城市化的重要作用第155-157页
 第二节 对中国城市化实践的重新思考第157-169页
  一、对城市化发展的评价第157-163页
  二、有关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研究总结第163-169页
 第三节 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全面展开第169-185页
  一、对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进行总结第170-174页
  二、传统视角下有关动力机制的新研究第174-181页
  三、全球化视角下动力机制研究框架的构建第181-185页
 第四节 城市化道路的新研究第185-200页
  一、中国学者对国外都市圈模式的介绍第186-192页
  二、中国发展大都市圈的理由分析第192-195页
  三、都市圈模式在中国实践的总结第195-200页
 第五节 城市化的制度层面研究第200-209页
  一、对现行制度的评价第201-205页
  二、对制度创新的研究第205-209页
 本章小结第209-218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218-224页
 一第218-220页
 二第220页
 三第220-221页
 四第221-222页
 五第222-223页
 六第223-224页
参考文献第224-234页
后记第234-235页

论文共2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苝的衍生物的自组装体系的构建表征及性质
下一篇:刍议英国皇家检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