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法律规制

前言第1-17页
 一、选题意义第14-15页
 二、文献简述第15-16页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第16-17页
第一章 关联担保的基本理论第17-25页
 第一节 担保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7-18页
  一、担保的含义及种类第17页
  二、担保制度的功能和产生第17-18页
 第二节 关联担保的含义及其法律特征第18-25页
  一、关联担保的含义第18-20页
  二、关联担保的法律特征第20-25页
第二章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价值评判第25-35页
 第一节 反对——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弊端分析第25-28页
  一、可能对担保公司本身利益产生损害第26页
  二、可能对担保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产生损害第26页
  三、可能对担保公司债权人利益产生损害第26-27页
  四、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系统风险第27-28页
 第二节 赞成——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合理性分析第28-32页
  一、从“公司”本身的特性看,上市公司关联担保具有法理学上的合理性第28-30页
  二、关联担保的经济价值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适当理由第30-32页
 第三节 本章结语——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是把双刃剑第32-35页
  一、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不能通过简单禁止的方式来消除其负面影响第32页
  二、上市公司的关联担保并非当然违法第32-33页
  三、上市公司关联担保对传统法律的挑战第33-35页
第三章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第35-40页
 第一节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法律规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第35-36页
 第二节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法律规制的法学理论基础第36-37页
  一、“揭开公司面纱”原则第36页
  二、“深石原则”第36-37页
  三、公司董事、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原则第37页
 第三节 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法律规制应当注意的问题第37-40页
  一、公司法禁止条款的效力只具有相对性第37-38页
  二、上市公司关联担保中存在的合同关系的认定应当坚持的原则第38-39页
  三、注重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第39-40页
第四章 各国和地区对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法律规定第40-47页
 第一节 关于从属公司及控制公司的法律界定第40-42页
  一、我国台湾地区第40-41页
  二、英国第41页
  三、德国第41-42页
  四、法国第42页
 第二节 关于从属公司利益的保护及控制公司的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定第42-43页
  一、我国台湾地区第42页
  二、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第42-43页
  三、德国第43页
 第三节 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第43-44页
  一、我国台湾地区第43-44页
  二、德国第44页
  三、英国第44页
  四、美国第44页
 第四节 关于控制公司和公司管理人员法律责任的规定第44-45页
  一、我国台湾地区第44-45页
  二、德国第45页
  三、英美国家第45页
 第五节 关于控制公司对从属公司债权劣后清偿的规定第45-47页
  一、我国台湾地区第45-46页
  二、德国第46-47页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法律规制的现状第47-58页
 第一节 立法考察第47-54页
  一、新《公司法》和《证券法》出台以前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法律规制的立法考察第47-49页
  二、“新两法”的完善第49-53页
  三、“新法”仍有不足之处第53-54页
 第二节 法律实践考察第54-58页
  一、担保涉及面广,担保数额巨大第55页
  二、互相担保、连环担保,形成庞大的“担保圈”,担保风险时有“引爆”第55-57页
  三、违规担保屡禁不止第57页
  四、恶意重组中的恶意担保第57-58页
第六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法律制度的设想第58-68页
 第一节 法律调整模式的选择第58-59页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第59-68页
  一、完善相关概念的法律界定第59-60页
  二、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事前规制第60-64页
  三、债权人利益损害和中小股东权益损害的事后救济第64-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后记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制缔约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细胞自动机研究及应用